五十年以前,记得是我7岁上小学的那年,父亲从部队每年一次回家探亲,我问父亲:“你在部队参军,吃的是什么?”父亲回答说:“我的部队在北方,以吃面食为主。”我是生活在南方,吃的是米饭,没见过面食是什么东西,以童心好奇的疑问父亲:“面食是什么?能吃吗?好吃吗?”父亲见我说孩子话,连问三问,一时不知道怎么用一句话让孩子明白,就随意做了一个哄孩子的动作,比划着说:“面食就是面包,面包这么大个,又甜又香又松软,可好吃了。”我天真无邪的惊叹了一声:“真的吗?那你明年回家探亲的时候,给我带一个这么大的面包给我吃好不好?”我也学着父亲哄孩子比划面包大小的动作,可是我的动作做得无意夸张,两手摊开几乎伸平了。父亲哈哈大笑起来,说面包没有那么大个的,明年带一个回来,你看了就知道面包是什么样子的了。 父亲回到部队,我也早忘了面包的事了。可父亲却牢牢记在心上,第二年,父亲回家探亲,见面就举着面包对我说:“你看,看到没有,面包就是这么大小一个的,金黄的颜色,椭圆长方型,好看好吃。”我高兴得跳起来,一把接过父亲递过来的面包,撕掉外包装,狠劲一口咬下一大块,内包装纸露出在嘴边。父亲一看,急忙从我嘴边把纸扯出来,批评我说:“傻孩子,面包上面有一层薄薄的保鲜纸要撕掉,才能吃面包。”父亲帮我把那薄薄的保鲜纸撕掉,我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得直掉粉渣,咽下去有点困难。父亲用手一边拍着我的后背,一边说:“慢点吃,别噎着。因为北方天气冷,路上要走三天才能到家,面包有点翻生,没有刚烤出来的面包好吃。”当时我顾不得父亲说的话,只一个劲地捧着啃着吃得津津有味,连掉在地上的面包粉渣都捡起来吃了,那个好吃的味道感觉,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斗转星移,时间过去五十年了,父亲都去世十年了,但那个面包的味道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我也几十年吃过各种有味道的东西,甚至吃过高级宴席,但无论什么美味佳肴,都比不上小时候第一次吃面包的味道。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道理很简单,是因为小时候家里贫穷,缺吃少穿,再加上六十年代初连续三年苦日子,在食堂吃钵子饭,挖过树根、麻根、草根吃过,饥饿中的孩子,饥不择食,吃着什么都有味道,更何况还是当年没有面包的南方呢,那种耐人寻味的美味,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说到这里,使我想起一则关于皇帝吃稀饭的美味历史传闻,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与陈友谅争霸天下的初期,总是打败仗,甚至全军覆没,一人被陈军围困在山上,三天三夜粒米未进,饿得实在熬不住了,来到山上一个老太婆家里讨吃的,老太婆用砂罐熬了一罐稀饭正准备吃,见有人讨要吃的,就将砂罐粥给了他。朱元璋饥饿三天喝着砂罐稀饭,又解渴,又解饿,味道好极了。吃饱了,谢过老太婆,乘着黑夜,杀开一条血路,逃出了陈友谅的包围圈,再次举兵,重振旗鼓,得到老妖道周颠的指点,挖掉陈友谅祖坟,再与陈友谅争霸天下时,却一反屡败屡战的常态,节节胜利,朱元璋最后以20万人马在鄱阳湖决战陈友谅60万,取得胜利,夺得天下。朱元璋称帝后,吃着山珍海味,但无论什么美味,都比不上当年老太婆砂罐粥的味道,于是朱元璋就派人去当年被陈友谅围困的山上寻找那个老太婆,要老太婆进宫做御厨,每天都熬砂罐粥给他喝。可是朱元璋再也喝不出当年的砂罐粥味道来,就问老太婆这是为什么?老太婆说“皇上,不是我的砂罐粥不是当年的味道,而是皇上当年饥饿三天喝出的好味道,假如皇上今天开始停进三天御膳,饥饿三天后,就能喝出当年砂罐粥的好味道了。”朱元璋恍然大悟,原来是当年饥不择食的缘故。 一个人一辈子会记住很多美味,但是饥饿中的美味,是没有经历过饥饿的人所体验不到的,所谓饱汉不知饿汉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过去吃顿肉叫做“打牙祭,”现在的人无肉不成餐,所以饥饿中的味道是一辈子最刻骨铭心的味道,是什么山珍海味、美味佳肴,都不能与之比美的。面包的时代味道,永远是我一生最甜美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