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姓仉,战国邹人。其丈夫是鲁国公族孟孙的后裔。她生下孟轲不久,丈夫就不幸染病身亡,她不得不既当慈母、又当严父,担负起抚养孩子的重任。 孟轲小的时候,他家住在墓地附近。小孟轲与小伙伴们在门外嬉戏时,经常会看到人们扫墓,祭祀死者,看到出殡送葬的场景。富有强烈好奇心的小孟轲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影响,常与小伙伴们一起模仿大人的活动,玩起扫墓、出殡之类的游戏来。 这怎么可以呢?你说学点什么不行,非得模仿这种惊心动魄的场景。孟母看到这一情形,不禁愣住了。好的修为对孩子多有裨益,不利的言行会带给孩子诸多负面影响。孩子就像一块洁白无瑕的绢,环境犹如一口染缸,正所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孟母心里盘算着,认定这不是小孟轲居住的地方,决定迁居。 孟母将家迁到了一个集市附近。这里更是热闹异常。每天天未亮,商贩们便携带着货物从四面八方赶来。如果说,墓地附近成天是吹吹打打,呼天抢地,披麻戴孝,焚烧纸钱,这里便是熙熙攘攘,吵吵闹闹,吆喝叫嚷,自卖自夸。出于好奇,小孟轲又开始学着做生意了。孟母觉得这地方也不对劲,过于嘈杂与喧嚣,不利于静心养性,于是又决定搬家,寻找一个环境比较好、有助于孩子成长的处所。 孟母又迁居了。这一次,她把家安置在一所学校附近。学校老师不仅教授知识,使学生读书识字,写文章,而且把教化放在首要位置。讲述的有礼义、孝悌之道,还有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准则,使学生能正确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懂得应该怎样应对进退。这里每天书声琅琅;同学们见到老师要行礼,同学们每天初次见面,也要打躬作揖;与客人相见也有一定的礼节,很讲究揖让之礼。遇到祭祀或酬酢之类的重大活动,还使用礼器俎豆盛物,以示敬重。 小孟轲对这一切都感到非常新鲜,更多的时候,他还是特别喜欢听孩子们读书,不多久,他竟能背诵某些书中的一些句子了。小孟轲回到家,对母亲也讲起长幼的礼节来了,显得很有礼貌。孟母看到这种情景,心理有说不出的高兴。她决定永远在这里定居下去。等小孟轲长到六岁时,孟母就送他到这所学校读书。 孟轲初进学校,读书还较为勤奋,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倦情绪,觉得还是和小伙伴们玩耍快活。有一天,小孟轲因贪玩没去上学,耽误了一天的学业。他回到家里,孟母正在织布。看到儿子回来了,孟母停梭问道:“学到哪里了?” 小孟轲答道:“还是昨天的,老师没教新课。” “没教新课?”孟母很快就意识到一定是孟轲逃学了,就拿起剪刀将所织的布剪断。小孟轲大惊失色,便小心翼翼地问母亲为什么要把布剪断。 孟母严肃地说:“你竟然逃学,终止学业,这就像我剪断这机上的布一样而没有成果。贤人君子读书做学问,为的是丰富自己,开拓视野,显身扬名。你现在不想读书,将来没有本领,就不免要做供人使唤的奴仆、佣人,这和我剪断这机上的布有什么不同呢?……” 听了孟母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话,孟轲忙跪在地上说:“孩儿谨遵母亲之命,一定改过。”从此,孟轲致力于学六艺,旦夕勤学不息。后来,孟轲拜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为师,研习孔子学说,提倡仁政。由于他对孔子思想、学说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使他成为继孔子之后而出现的最大的儒家,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可见,孟母对孟轲有针对性的教育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孟母既懂得为人母之道,懂得作为一个母亲的重大职责,严于教子,从不姑息迁就,任其发展,又善于因势利导,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善于利用环境,在潜移默化之中做好孩子的转化工作。《诗经·鄘风·干旄》的 “彼姝者子,何以告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说的可能就是上面这种情况吧。正因如此,孟母被奉为善于教子的典范。“孟母三迁”、“孟母断机”也就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这正是:“瞻彼泰山百尺巍,孟轲贤母德徽徽。三迁渐化欣相得,一断严规识所依。奉孔崇曾须有道,修身冶性必防微。立言亚圣垂青史,教子虞韶和者稀”。 迄今为止,人们积累的教育方法又不知多到哪里去了。子不教,虽为父母之过,但学校和社会环境也会起到不小的影响。如果多方有利的教育,都能对孩子造成积极而进步的感化力和教导力,孩子到头来却执意走向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反面,你能说这是教育的严重失败,还是孩子的极端不懂事最终酿成的苦果?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假,但那富人的孩子为什么也会早早地显现出乖巧、聪慧、懂事的摸样呢?毋庸置疑,这是好的家教有形无形中在起作用的缘故。至于近墨者而不黑、出污泥而不染的做派,它毕竟对孩子而言又太过严苛,那不现实的指望和侥幸心理最好还是尽早消除的好。 但愿孩子们都能像孟轲一样机敏、好学又懂事,怀有一颗仁德慈善之心,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诚实守信,勤勉持家,体恤家人的劳碌与辛苦,而又善于向书本、他人和社会学习健康有益的东西,从不招惹是非,懒馋奸猾,以沾染恶习为荣……诚如是,则家长放心,校方安心,孩子一旦走向社会,其诚信守则、忠心可鉴、热情务实、忱于创新的姿态,领导们也会大加赞赏、用心呵护的!(张笑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