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解其中味:写在“樊习一与二届学子书法观摩展”之际
时间:2010-11-04 22:09
来源:半壁江 网
作者:崔海昀
点击:次
一场霏霏细雨,于黎明时分悄然飘落。 沐着这场甘霖,樊习一与二届学子书法观摩展在市影剧院隆重开幕。 漫步观者如潮的展厅,静心体味他们或浑厚古朴、气势恢弘,或潇洒自如、雅趣横生的书法作品,其字里行间积蓄的力量以及油然漫起的天然清趣,着实令人振奋
一场霏霏细雨,于黎明时分悄然飘落。
沐着这场甘霖,“樊习一与二届学子书法观摩展”在市影剧院隆重开幕。
漫步观者如潮的展厅,静心体味他们或浑厚古朴、气势恢弘,或潇洒自如、雅趣横生的书法作品,其字里行间积蓄的力量以及油然漫起的天然清趣,着实令人振奋、参悟深长。
八年前,缘于对书法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追求,八位年轻人走到了一起,并有幸成为樊习一先生的二届学子。能亲耳聆听先生的教诲,使这些初学者激动难抑,欣喜万分!
学子们永远忘不了首次学习聚会的那个意味深长的座谈会。樊习一先生和前八位弟子与新组成的这个群体的学子们坐在了一起,谈到了一起,洋溢着浓郁的学习氛围?充满先生的殷殷期望。那天,先生精神饱满,兴致勃勃,从书法技法的学习训练谈到学识素养的积累,从书法艺术的提升谈到“作字先作人”的古训。先生谆谆教导他们:“书法艺术是中国大文化背景下一个亮丽的光环。她历史源远,博大精深,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领悟良多、渐臻佳境。”
不知不觉间,三个多小时过去了,先生还意犹未尽。先生之语,犹如醍醐灌顶,使学子们茅塞顿开。
在繁忙工作的间隙里,先生牺牲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对每个人的作品进行认真细致地点评,直言不讳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先生常讲:书法之道是寂寞之道,首要讲一个“静”字。只有平心静气,方能凝于神。书法是雅事,也是乐事。“欲书,先散怀抱”,动笔前,要调整好心态,心不静,写不成“二王”,写不成《兰亭序》。在先生的倡导下,学子们腕下少了浮躁之气,多了典雅质朴之风。
先生爱生如子,满腔热忱,耳提面命,束修无取。
数九寒天,北风凛冽。先生前来授课时,头发和睫毛上都结满了冰霜。拂去衣襟的雪花,先生顾不得呷上一口热茶,看到满墙悬挂的临帖作品,顿时显得十分兴奋和激动。他说:“书法是技法、艺术的东西,光靠聪明是不行的。就是要像现在这样认认真真,老老实实,不走样地临帖,偷懒、省劲永远不会奏效。”在每幅作品前,他都伫立良久,小到用笔结体,大到章法气韵,细细点评。
多年在书海遨游,先生更注重加强做人的修养,傅山先生讲:“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先生强调:学习书法,首先是做人。日常生活中,他常常体现出慈祥、宽厚的长者风范。有年春节,先生兴之所致,为每位学子赠书一幅,字里行间,饱含着师生情谊,寄托着殷殷期望。
古贤有一名联:“笔墨精良人生乐事,气质变化学问深时。”先生常常教育学生在加强做人修养的同时要多读书,加强学识修养。在他的倡导下,学子们把学习古诗词作为一个阶段的日课,在意境清远的唐风古韵中寻找一份灵性和韵致。张忠民记录的先生三万余言的授课笔记,真实地反映了先生的艺术思想和做人准则,也反映了先生为书法事业无私奉献的点点滴滴。
寂寞书道,须心无旁骛,持之以恒,对书者的心性也是个考验:能耐得住如此淡泊么?
一艺之成,良工心苦。多年来,在先生的影响下,八位学子在学书道路上孜孜以求,默默探索,留下了坚实的足印。
樊金平家居城东,为每月一次的例行学习,风里雨里,不知奔波了多少来回!妻子收入微薄,乡下年迈父母,膝下求学幼子,皆需上奉下养。他忙里偷闲,刻苦临习,书作清逸隽永,透露出深厚的文化积淀,多次在全国和山西省重要书展中入展或获奖,在这个团体中率先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张忠民多年来临池不辍,用心领悟。近年来,其书作频频在全国、全省重要书展中亮相或获奖,并以优异的成绩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2002年,他的书作入围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举办的书坛最高规格的“中国书法兰亭奖”大展,成为临汾市入此大展的唯一作者。樊先生闻知此讯,欣喜万分,泪花潸潸,备感欣慰。
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的杨冯虎,现为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在刻苦临习的间隙里,从历史的、传统的文化内涵中积极探索书法的发展之路,撰写的论文被收入《中国美术论文集》。其书作也多次在省级以上展览中入展或获奖。
张增瑞与妻子分居两地,一人带着年幼的孩子,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夜阑人静,他铺开宣纸,犹如展开一个充满遐想和憧憬的艺术天地,更真切地叩询着传统书法的古朴意味。
刘安建、遆诚、陈刚、曹全顺均乃性情中人,他们或习汉隶,或攻行草,朝临暮写,情有独钟,已成为临汾书坛的中坚力量。
先生的首届学子,对这个团体备加关注,一往情深。尤其是师兄李寅生,在这个团队的组织管理、技法指导乃至生活关照上都倾注了满腔热忱,付出了艰辛劳动。偶有闲暇,师兄弟们雅集一处,明月伴酒,树影摇樽,谈书论道,无拘无束。那份真性情,罄露无遗。手足之谊,时日越久远,味道越醇酣。
人们普遍反映,此次观摩展是临汾市一次较高水平的书法展览,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以及展现出的根植传统的典雅书风,已远远超过了展览本身。中国书协党组副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张传凯为展览题写了展标并发来贺电,对樊习一先生多年来为继承弘扬传统节法艺术、培育书法新人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表示肯定,并祝先生和弟子们再攀高峰。山西师大书画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柴建国先生欣然为展览题写了贺诗一首:“不设樊篱习一生,赢来名动古尧城。束修无取传薪火,白雪缲成桑又青”,这是对先生人品和艺品的真实写照。著名画家裴玉林惠赐了“神清骨奇意真率,墨横笔纵赫平阳”的墨宝。
绚烂之极并不是艺术家的精神之本,而是回归后的平实与平淡。正如先生在座谈会上所言:“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民族文化里最古老而又常写常新的艺术,要不断在综合素养上丰富自己,打造自己。选择了书法,就要把自己‘嫁’给书法,耐得寂寞、终生追求。”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