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一袋大米

时间:2009-05-03 21:07来源:青年文摘 作者:柳春寒 点击:
故事发生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 胶东半岛有个叫小滩的小屯子,十几户人家都姓林。这林氏家族有不得捕鱼的祖训,因此挨着大海,却只能靠种地吃饭。因为离海太近,土地严重盐碱化,粮食产量很低,生活比别处更加贫困。这年冬天,一支部队开到这儿,黄确成带的

 

故事发生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
  胶东半岛有个叫小滩的小屯子,十几户人家都姓林。这林氏家族有不得捕鱼的祖训,因此挨着大海,却只能靠种地吃饭。因为离海太近,土地严重盐碱化,粮食产量很低,生活比别处更加贫困。这年冬天,一支部队开到这儿,黄确成带的一个班就借住在一户贫农家的三间厢房内。房东老两口没儿没女,待战士们如同亲生儿子,这些兵都管这对善良的老夫妇叫爹叫妈。
  灾荒一发生,林爹妈家中很快就断了粮,得去挖野菜充饥。战士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大家商量,怎么能帮咱林家爹妈一把呢?当兵的那点津贴本来有限,就是全拿出来,也没有用,因为那年代别说粮食,凡能吃的都很难买到,要买也付不起天价!部队有铁的纪律呀,那时候,要想拿公家的东西给群众送礼,借个胆子也没人敢做。班长黄确成和战士们想了几个夜晚,有了!
  连队的炊事班长姓朱,跟黄确成是老乡。黄确成把老两口的事跟他说了,问他敢不敢做一回好人?两个班长一击掌,豁出去了,大不了丢了小“纱帽儿”,何况咱这又不是做亏心事。
  那种特殊时期,连队对粮食看管得相当严,从厨房里带出粮食,可不是容易的事。打那以后,黄班长和战士们每餐少吃一口粥,先做到良心上不愧对全连战友。黄班长缝了两个微型口袋,朱班长事先把他们省下的米装进去,也就一两左右。打饭时,由战士轮流与朱班长搭话,找机会接过“米袋”,塞在袜子里,带回宿舍,积攒在一个面粉袋里。这么弄了两个月后,战士们一共“偷”出来一面袋大米。
  粮食不敢久放,若是被上级发现,可就塌了天!恰在这时,部队接到开拔的命令,临走时,黄班长把大米偷偷送到林家爹妈的房间。林妈妈去邻村求药去了,只有林爹爹病在炕上。黄班长想不出更好的办法让林爹爹接受这份馈赠,就说:“我们要执行任务,至少半年多才回来,这袋大米……”林爹爹呻吟着说:“快拿走,我不能要你们的东西,你大娘会生吃了我!”黄班长脑子一转,说:“这粮食我们是带不了啦,先放在您这儿。”
  部队开到一个海岛上。在这里,战士们的粮食定量进一步削减,饿极了,就抓礁石缝里的小蟹子生吃。再过俩月,就轮到黄班长休探亲假了,他们又勒了一段时间的裤腰带,每人每天省下一片馒头,放在礁石上晒干,攒了满满一提包,临行时,一定让班长带上。
  黄班长探家恰巧要经过林大爷的那个县,就决定先绕道去探望林家爹妈。
  推开林家爹妈的门,黄班长一下子惊呆了,往日那个明亮洁净的小屋,现在是一片黑暗,林大爷躺在厚厚的被褥当中,一开口说话,就喘得上气不接下气……黄班长适应了室内光线,这才看清,老人家那双腿肿得差不多有小水桶粗,手指轻轻一按,就陷下一个深坑,纯粹是饥饿造成的!黄班长鼻子一酸,忙把背包打开,取出带给自己家的那袋馒头干。
  一会儿,林妈妈回来了,一见黄班长,她一把抱住,再也不肯松手:“我的亲孩子哟,你们去了哪里,饿不饿?”黄班长说了“来意”,大妈感动得涕泪交流……突然,她放开黄班长:“孩子,你们开春放在这儿的大米,我给藏在了棚顶上,如今人人都饿红了眼,若是让谁知道这里还有吃的,那肯定给抢了去!
  黄班长吃惊地说:“娘哟,这是当初我们省下来的,不算公粮。您怎么这样……诚实呀!”他把就要出口的“傻”字说成了“诚实”。
  “孩子,你们还是没把我们当亲爹妈。”林妈妈有些失落,“这年月,饿死个人,家常便饭。可你见过哪家的爹妈自己活着,却把儿女饿死了?没有。要死,也得先饿死当爹妈的,虎毒不吃子呀!这些大米是我孩子们从牙缝里省出来的,俺俩老东西哪能吃呀!”
  黄班长爬到棚顶,把那袋大米拎了下来,悲戚地说:“好,俺的亲爹娘哩,你们多保重,这些米,我……先捎回部队去了。”
  黄班长怎么又改变了主意?原来,他在棚顶上把大米从木箱中取出,抓了一把细看:老天爷,那大米全生了虫,发了霉,已经无法吃了!
  再以后,这支部队无论转移到哪里,每年都有战士前去小滩村,探望那对可亲可敬的林家老爹妈。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空山2:讲述藏地小村的故事

作者:阿来

机村的读书人达瑟与书的伴蜗居树屋,他有很多问题却没有答案,他凌空看到的不止是美女与猎人诗意爱情,还有充满血腥的…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幸福离你有多远

    我们总是觉得幸福是那样遥远而不可及,永远近在咫尺而从未拥有。可当目光触及到路旁石...

  • 难忘那炊烟四起的童年岁月

    上世纪70、80年代的沂蒙山区,人们的生活还是比较贫困,那时还用不起煤球炉,每家都有...

  • 记几位高中老师

    时光荏苒,一晃眼,我离开学校已有很多个年头,各位老师也都因年纪的原因而陆续离开了...

  • 酒中“陌上行”

    已经过了吃饭时间,饭店里只是偶尔有食客出入。除了上班以外,我的时间观念不是很强,...

  • “外婆”

    “外婆”跟孩子们并不亲近。她打十三岁起就跟着自己的母亲跑些小生意,挑着装满杂货的...

  • 奶奶的照片

    奶奶留下了这张照片,让我能在想她的时候,得以及时看看她,有时还能悄悄的和她唠上两...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