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瞬间13年 

时间:2009-04-11 01:1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胜开 点击:
年的时光,13年的梦,13年的经历,13年的喜怒哀乐,给我留下的,仅仅是上面短短文字的牵强堆积……我不知道是什么,是梦想是足迹是幸福是可悲……   但我相信,这是我的一笔财富,是我的永久记忆!

  时光荏苒,人生如梦,突然间发现,我从家乡河北到四川已经 13 年多了,看着发黄的杂志报刊报道我为了爱情背井离乡的大幅报道,感觉好像很遥远也很昨天。
  年第十二期《爱情婚姻家庭》杂志“青春灿烂”栏目的报道(标题)
  年前的冬天的一个下午,我走出我的家乡 ------ 河北省宁晋县李家营乡大北苏村时,清楚的记得那份不舍:我站在村南的河堤上,深情地望着这个小村,鼻子酸酸的。因为我明白,再踏上这方生我养我的土地,她已经成为了我的故乡!
  山村
  经过 30 多个小时的在火车上无座的痛苦煎熬,终于在成都换乘一辆破烂不堪的中巴,又在有水有泥的、坑坑洼洼的柏油路上颠簸了 7 8 个小时,来到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县城 ------ 洪雅,再专乘一辆堆满背篼、杂乱物品的中巴车到了一个小镇,我一下车,满眼凄凉和悲哀:来来往往的人啊,大部分的衣服都打满补丁,他们的脸他们的手他们的目光使你看了就会流下眼泪!我的目的地是一个小山村,这里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路,因为贫穷使这里的人们认为,只要可以开车的路都是公路!于是我又在人们羡慕的目光里,花了一元钱,登上了一辆由拖拉机改装的“客车”,他们绝大部分人是舍不得花费一元钱坐车的,在他们眼里,花一元钱坐车的有两种人:一是属于有工作的干部,二就是好吃懒做的人。用他们的话说:你长两只脚,不用来走路用来做啥子??!!因此,无论他们背着多么重的物品,都会天经地义的在泥泞的“公路”上靠双脚去走!
  拖拉机“客车”行走在山路上使我胆颤心惊,而车上的 7 8 个人显然属于当地的有权有势坐的起车的“地主”,但他们的话我却一个字也听不清楚,我看着他们头上裹着黑布的打扮和拖拉机客车的司机因为自己有车的那种高傲表情,我清楚的知道,我到了什么地方!
  下了拖拉机“客车”,才领悟为什么这里的人们管这样的烂路自豪地叫公路了:因为山上所谓的路,就是一尺左右的田坎,也就是我们常常提起的羊肠小路!而且由于时常阴雨连绵,导致脚下的黄土变成粘在脚上就甩不脱的泥巴。从来没有见过山路的我只有爬着一边走一边领悟“爬山”的真谛……
  当我满身疲惫满身泥巴的爬到目的地的时候,发现我已经成了火星人!用木板搭成的房屋里走进去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好长时间才从四处透风的暗淡光线里才看清人们的脸。而我也像猴子一样被前来的人围成一圈观赏。我乘机出来,爬上昏暗的屋顶,想看看远处,可是那屋顶属于半封闭的,根本看不到外面!突然我发现屋顶上面有一个很大的囤圈,里面装着一些很像北方的茴香仔一样的作物,我悄悄的抓了几个下来问是什么东西?结果是我脸红耳赤:竟然是稻子!我吃过大米饭,也见过大米。可是看见稻子却是我的第一次啊!从他们的表情里,看得出已经把我作为弱智了……
  慢慢的能听懂一点他们的话了,可还是不能交流。有一中年妇女问我:你在老家是做啥子工作的?我如实回答:在报社工作。她反应很快:我晓得了,你和白海和一样!白海和是他们那里的乡村投递员。我一听她误会了,就马上解释:不一样,白海和是乡村投递员,而我是在报社工作?她兴奋地说:白海和就是在报社啊!他不在报社,每天那么多的报纸是从哪里来的?你不要糊弄我不懂哦!我反复解释:白海和属于邮政局的,就是送报纸送信的!我是属于记者,是专门写报纸的。解释了半天,她终于“恍然大悟”:你不简单啊!你写得字那么好,你天天晚上不睡觉,就这样一张一张的写报纸啊!真的了不起啊!我去叫我儿子,跟你学写字!天,他竟然认为报纸不是印刷出来的,而是我拿很多白纸,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出来的!!!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我却还是不能适应。尤其是他们的称呼,可谓乱七八糟,让我至今难以接受:他们叫叔叔管爸爸,叫爸爸为伯伯,把伯伯叫大爷二爷,他们叫爷爷是老爷,叫外公是家家,还有他们把姑妈姨妈婶子通称为娘娘……
  他们这里交通的困难和信息的闭塞,是你难以想像。往往是读书的孩子需要很早就起床,打着火把走几十里的田坎路去上学;你就是买包香烟,买点食盐,取封信什么的,都要下山去,近的来回就是 10 来里路。信息的闭塞和落后,导致经常发生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笑话。最典型的是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我在的那个乡的一个小村里,一对男女经人介绍谈起了恋爱,虽然这里很是原始,但男人的欲望还是有的,于是这个男的就央求女朋友和她一起睡觉算了。不过,他遇见的是一个很有头脑很精明的女孩,因为她或许懂得和男人睡觉是一生不得了的大事,一定要他答应一个要求,就是带她到朝思梦想的首都北京,就把女人最重要的贞操奉献给他。谁知道,这个男人也并非是一个省油的灯,表面上痛快的答应了。暗里却悄悄的把她带到了县城,说,这就是北京!女孩那个激动的幸福的哦,是任何文字无法表述的!当晚他们就在县城的一小小的旅店里甜蜜的浪漫了。回去以后,该女孩子逢人就自豪地说:我去过北京!你们去过吗?!
  年《眉山日报》 4 版头条报道本文作者文章
  县城
  一段时间以后,终于离开这个哭笑不得的小山村,到一报社做记者,看到的是补丁衣服少多了。但还是经常遇见一些幽默。遇见过山上老奶奶听说来了有文化的记者,拄着拐杖来关心国家大事:相公啊,当今皇上是谁呀?也遭遇过一个 19 岁的小伙子问:老师,广东属于四川那个地区管啊……等等忍俊不禁的细节。记得是一次赶中巴车前去一国家级森林公园采访,半路上上来一位看上去 50 来岁的大娘,只见她一上车,就不停的笑啊笑,售票员说:娘娘,你坐下吗?车上大约一半都是空座位,而这位大娘好像没有听见售票员的话也没有看见这么多的空座位,双手扶着座位靠背,满脸幸福的笑容无与伦比。售票员见大娘不坐,就招呼大娘买票,大娘问:多少钱?售票员答: 5 元钱!这时候大娘马上激动的对着售票员雄起了:啥子? 5 元钱!你以为我没有坐过车吗?此时此刻,只见大娘自豪的转过身,对着我等喊道:不要以为我没有坐过车!告诉你们,我这是第二次坐车了! 2 毛钱一张票,以为我不知道吗?!售票员、司机和车上的所有乘客都呆了……
  以后才知道,许多农民一辈子都没有坐过车,知道了那里的人进一次县城,就是一辈子荣耀!更知道了进一次县城能使你一生在这里有指手画脚的权利:那家有什么事情,就会把你请过去做见证。邻居乡亲的要是有什么难事,就会把你请来做在首位,等大家说完,你就大手一挥:怎么怎么,就这样决定!然后一锤定音!因为你进过城里,见过大世面啊!哪个敢不听你的话呀!
  省城
  几年以后,我去省城新闻培训,在开班仪式上,报社总编到会做重要讲话,讲着讲着,总编先生就回忆起了他的故事:我 20 岁的时候,就分配到了报社,可是他们说我年轻,就把我安排到北川县去当知青,那个时候那里好落后,不说其他的,就说生火吧,他们既不用火柴也不用打火机,竟然用石头摩擦的办法来取火,我至今都没有学会这种取火的办法。讲到这里,总编问道:今天有没有北川的同志?这时候,一位年近 6 旬的老通讯员站起来回答:我是北川的,告诉你啊,虽然你现在已经成为总编了,但是我们那里现在还是用石头取火的呀!
  闻听此言,我大吃一惊,中午休息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位同志 58 岁了,第一次到省城:我晚上 11 点就开始打着火把出发,一直到上午 10 点左右才能走到乡政府里赶车,晚上就到县城了。第二天才能坐上开往成都的车!我还是对石头取火感兴趣,就把身上一个 100 多元的打火机送给这位老兄!可他理直气壮的告诉我:这个东西不好使,再说,你要是把打火机弄丢了怎么办?我们几个就建议他用火柴,他理由更充足:火柴很容易受潮的,要是受潮或者被雨水淋湿了怎么办?我们无言以对,该老兄乘机告诉我们石头取火的三大好处:一不怕丢,二不怕湿,三是可以随地取材!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前几年,我也有幸爬到省城了,工作没有多久,就奉命到下面督察。这次是我第一次到那么远的地方,站得高了,看的也就远了那么一点点:从此我知道很多地方至今没有通电,很多人一生只有出生、结婚、死亡洗三次澡;看见了儿童死了,把小小的棺材挂在树上的树葬,听说了老人死后在自家屋里厚厚的墙上挖出位置安葬的壁葬,领路了女儿国男不婚女不嫁的走婚,走过了几个兄弟只娶一个老婆的土壤,吃过杀猪宰羊从来不洗就烤来吃的原始,喝过一边拿着牛粪一边给你倒进碗里的酥油茶,惊讶了适龄儿童入学率为 42% 的数字,懂得了一个小学生一学期 7 元学费的不容易……
  我清楚的记得当地领导给我们汇报工作:我们采取多种办法,一定在今年年底解决 100 户在解放前就没有住房的住房问题!陪同我们的一位派出所的领导满脸兴奋:你们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好运,昨晚零时,我们的程控电话开通了……
  年的时光, 13 年的梦, 13 年的经历, 13 年的喜怒哀乐,给我留下的,仅仅是上面短短文字的牵强堆积……我不知道是什么,是梦想是足迹是幸福是可悲……
  但我相信,这是我的一笔财富,是我的永久记忆!
    顶一下
    (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塞上奇缘:两世千年

    作者:林笛儿

    昏迷四个月的林妹妹醒了,关于曾经穿越到古代蒙古成为舒碧儿的故事,犹如一场无痕的绮梦。生活继续,一切依旧,但就是…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幸福离你有多远

      我们总是觉得幸福是那样遥远而不可及,永远近在咫尺而从未拥有。可当目光触及到路旁石...

    • 难忘那炊烟四起的童年岁月

      上世纪70、80年代的沂蒙山区,人们的生活还是比较贫困,那时还用不起煤球炉,每家都有...

    • 记几位高中老师

      时光荏苒,一晃眼,我离开学校已有很多个年头,各位老师也都因年纪的原因而陆续离开了...

    • 酒中“陌上行”

      已经过了吃饭时间,饭店里只是偶尔有食客出入。除了上班以外,我的时间观念不是很强,...

    • “外婆”

      “外婆”跟孩子们并不亲近。她打十三岁起就跟着自己的母亲跑些小生意,挑着装满杂货的...

    • 奶奶的照片

      奶奶留下了这张照片,让我能在想她的时候,得以及时看看她,有时还能悄悄的和她唠上两...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