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因了晚唐著名诗人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绝句《清明》,便清明与烟雨自然而然地结合了起来。似乎清明就应该下雨。从清晨到黄昏,或狂风大雨,或和风细雨,祭祖的人们或跋涉在崎岖的山路,或行走在泥泞的田埂,带着青青的柳枝,拎着大袋的纸钱,或扶老携幼,或形单影只地走向祖先的安息之地,表达自己的祭奠和思念。此时的雨,不光具有雨的特征,还成了精神的载体。清明节,江南为什么会经常下雨呢?难道后人的思念,达到了感天动地的程度了吗?荡开情感和诗意的波纹,我寻找着科学的依据。于是,我打开百度,点击了搜索引擎。看到了漠人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其一因为冬去春来的时候,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北上。清明前后,冷暖空气经常在江南地区交汇,从而形成阴雨绵绵的天气。其二是江南的春天,低气压非常多。低气压里的云走得很快,风很大,雨很急。每当低气压经过一次,就会出现阴沉、多雨的天气。其三,清明前后,江南一带大气层里的水汽比较多,这种水汽一到晚上就容易凝结成毛毛雨。由于这些原因,因此清明时节下雨的天气特别多。
我的家乡临近江南,属江淮地区,也是经常会在清明那天下雨。早上起来,我发现今年的清明节没有下雨,因为城市的街道上没有留下清明雨的脚印。但是,不知道是为什么,我感觉今天的空气比昨天要清新许多,我的精神也比昨日振奋许多。吃完早饭,收拾停当,我们兄弟携妻儿包在平安路招呼了一辆桑塔纳3000型出租车,返回老家。轿车开出喧闹的城市之后,窗外便满目春光了。当然城市里,也有春色。但是,在我的脑海中,还是乡村的春色来的天真烂漫,生机盎然,一如城市里的时髦女郎与乡间的粗布村姑一般。当然,这其中有我一个乡下孩子的偏见和固执在里面。人是矛盾的。我依恋生我养我的乡村,可是为了学习、工作、事业乃至下一代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我还是选择了逃离乡村,汇入城市的大潮。离之越远,爱之愈深。乡村的炊烟,饥饿着我的肠胃;乡村的声音,敲打着我的心扉;依然在乡村孤独坚守的亲人,涌动着我眼中的热泪。我的身体属于乡村,我的灵魂扎根乡村。为了超近路,轿车开上了还在修建之中的石梁到新街的水泥路。我发现水泥路上布满了烂泥,前面的道路受阻。昨晚下雨了吗?我问。“昨晚下雨了!你不知道吗?”司机回答。我惭愧笑了。昨天我太累了!上午准备演讲,下午参加演讲。虽然最终没有入围决赛,但是我还是经历了努力、幻想、紧张、亢奋到付之一笑的全部心路历程。所以,昨晚我睡得很轻松很香甜。“施工的农用车滑到路边烂泥地里去了,现在正叫前面路过的载重货车拖呢!”司机停下车之后,给我们解释道。好在时间不长,这辆载重汽车就将滑到路边烂泥里的农用车拖到了水泥路上。农用车司机连忙向载重汽车司机致谢敬烟。
下了村村通水泥路,我们便到了家门口。照例是母亲在家烧饭做菜,她的两个媳妇帮忙。奶奶带着她的儿孙和重孙浩浩荡荡地向祖先的墓地进发。平时我们很少回家,即使是过年过节回来一样,也是蜻蜓点水,来去匆匆。但是年迈的奶奶和幸苦的父母一样,没有抱怨。我还发现小脚的奶奶,此时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满。走出村庄,走向田野,走向烂漫的春天,我心旷神怡,激情满怀。我不是诗人,不能即兴口占一首抒情的辞章;我不是画家,不能将家乡四月的美景铺张在宣纸上;我不是歌者,不能用动听的嗓音将家乡的春花春草春天的河流歌唱。但是,我的手中端着一个傻瓜的相机,我要用我业余的水准,将家乡的美景拍摄下来,带会城市,待工作生活疲惫之后,慢慢孤芳自赏。或品一杯老酒,在图片的色彩中,找寻年少的时光和时光里的家乡。用镜头,我记录下了家乡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的油菜花。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字,但是特别亲切的,儿时经常用小撬子挑起放到竹篮里的野花。它们和我家乡的鸡、鸭、鹅、猪、狗、猫、牛、羊等动物一道,构成了美丽的风景。这风景飘忽在家乡的炊烟里,飘忽在清冽的河面上,飘忽在亲人的谈话中吆喝声中,飘忽在清明的雨水里。
今年清明无雨。但是清明前夜的雨,依然滋润了生机勃勃的乡村,湿润了出门在外儿女的心灵和眼睛。母爱细腻,父爱深沉,细雨润物无声。但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不张扬的情感背后的温暖、力量和关爱。因为无论我们走多远,无论我们长多高,我们的跟都在乡村,我们的魂都在乡村。我的耳畔有一种声音在回响。那是庄稼生长拔节的声音,也是我们离开家乡时,亲人嘱托的声音。这种声音穿过清明新雨后清新的空气和花香,陪伴我们浪迹天涯,直到永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