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再见,在也不见》影评:生无可恋的师生恋、同性恋、网络恋

时间:2016-05-17 14:43 来源: 作者:丑鱼尼莫 点击:
有时候我常常在想,在经历过一段段生死印记的亲情、爱情、友情之后,即使生无可恋,此生非虚度,就好像片中陈柏霖饰演的三个角色。第一个故事中,虽然他没能与父亲相认,却间接弥合了弟弟与父亲的关系,让亲情打破了网恋(弟弟沉迷网络)的枷锁,让父子重归家

《再见,在也不见》讲述了三段原本该是人间最简单也最素朴的真情—亲情、友情、爱情。只不过,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网络世界的日新月异,这三种情感都变的有些极端,甚至畸形。但从情感本身出发,从人性基准着眼,它们又是那般的感人,甚至有些叫人唏嘘慨叹,扼腕离怅。

影片的第一个故事是网络时代下的亲情挽歌。秦沛饰演的老者原本是工头大佬,却因为意外负债累累,更殃及家庭,从此落寞营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陈柏霖饰演的儿子相遇。由于种种难以名状的情感因素,陈柏霖与秦沛并没有相认。与此同时,他发现秦沛与其尚在念中学的儿子关系生隙,并力图拯救其,以弥合这对父子情。

网络时代的中国,很多90后00后所依恋的都是网络。父母对他们的意义,不再是情感的寄托与维系,只是钱财的补足和物质的供给。网络时代下,亲情在被蚕食,被消弭。血缘被网络渐次替代,《再见,在也不见》的情感哀歌一再唱响。谁来拯救?!影片没有给出明确的理疗方案,却足以引发人们深省、反思。

第二个故事有些另类,因为,他介于淳朴友情与隐晦基情之间。这则名为《湖畔》的故事讲述的是两个男孩间纯洁却又有些暧昧的情愫,是友情还是基情?其实,从不同角度都可以得到不同的解读。这段小故事甚是凄厉惨绝。陈柏霖、杨佑宁小时候常在湖畔游泳嬉戏,情感渐深。陈父担心湖畔危险,常阻止陈柏霖与杨佑宁来往,并因此节外生枝,意外发生。十多年后,杨佑宁已经踏上不归路,而幸运的是,在他离开之前,还有机会再见陈柏霖一面。“再见,在也不见”的情感离歌再次唱响。

陈柏霖、蒋雯丽上演的师生忘年恋是影片的第三个故事。作为影片的结束,这段本是老生常谈的恋情却被拍出了新意,也因此令人深省、彻悟。在这则故事中,作为大学教授的陈柏霖前往蒋雯丽所在的泰国大学做关于“网络时代的我们”的主题演讲,其主题就是网络时代下,人们该如何维系亲情、爱情与友情。这个问题看似空泛,实则极能触及人的魂灵身处。而且从影片结构上讲,也与第一个故事形成了前呼后应之势。

有时候我常常在想,在经历过一段段生死印记的亲情、爱情、友情之后,即使生无可恋,此生非虚度,就好像片中陈柏霖饰演的三个角色。第一个故事中,虽然他没能与父亲相认,却间接弥合了弟弟与父亲的关系,让亲情打破了网恋(弟弟沉迷网络)的枷锁,让父子重归家庭的温暖,对他来说,人生再无遗憾。第二个故事中,陈柏霖见到了杨佑宁的最后一面,虽然两人话语不多,但从眉目传情中,却能读到这一面也是他们生而无憾的最后一面。第三个故事里,陈柏霖与蒋雯丽因为种种原因,姐弟、师生、母子恋情未能修成正果,但对有所经历的陈柏霖而言,有了这样美好到渴盼不可及的爱情,也算是有了生无可恋的境界。

对美好的亲情、爱情、友情而言,“再见,在也不见”,多少都蕴含着惋惜、惆怅与凄厉。这有世俗的关系,也因为网络的更替与变化。不过,人生就是如此。有了这些扼腕、愧疚与离愁,人生虽多了几分哀伤,却也因此丰润,充盈了许多。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中外化学故事:青少年的课外知识

    作者:吴伟丽

    对许多人而言,化学是一门充满了神秘与魔幻、激情与梦想的学科,走进化学世界就像走进一座迷宫。其实,化学并非只是一…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