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遇见一个真正陪伴一辈子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遇到,都值得等待”, 这句话让已成年的我,深刻感受到个体被真正陪伴的重要,既是他人与个体的彼此陪伴,更是个体与个体自身的身心陪伴。由安乐公司出品、薛晓璐导演的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可以赚人热泪,激造笑点,但更体现出人生的内涵、艺术的诚意、慢慢的自救式成长阶梯情节,充满丰富的人情味。 汤唯饰演的焦蛟和吴秀波饰演的大牛贯穿了该片情感与生活情节的主线,由此围绕他们各自暨彼此交集的故事向观众展现出人生的内涵。蛟爷15岁父亲来到澳门,从经历父亲赌债欠债、拿刀救父的孩提时代,到赌场公关、豪赌背叛、牵累凌姨、情感受挫的成人时代,她就像躲避人生的“小虾”一样,不断的“被扎”,伤痕累累,但她的勇敢、真诚、善良、追求的心,却也让人能够感受到她为了还债和生计从那个自认为是“战斗”的地方,成长为给王志文扮演的邓先生还清债务后说“这辈子真的不想欠债了”的姑娘;大牛14岁来到美国,从经历父母离异、失恋痛苦、为房作假,到获得老爷爷的原谅及接纳、帮助客户的儿子重修母子关系并开心微笑,他就像把自己包裹起来的“仙人掌”一样,不断的“扎人”,扎的是别人,其实自己更疼。两个主人公,各自的人生五味杂谈,但都没有放弃自己,也因共同的人生感受、善良的鼓励等彼此相知、相识、相遇,尽管与现实顺序相反,但让笔者及观众的脑海中深入碰撞出“意念对话”的自救式成长。影片中蛟爷在邓先生房间拿了筹码想走,酒店过道上她与臆想中的“教授”的对话,最终“回头是岸、悬崖勒马”,放回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而另一头大牛在臆想中的短发“小虾”的宽慰和思考后,返家看望了十几年没有见面的父母,打开了心结,也因信件来往让他的信念不断的调整,谎言被爷爷揭穿后他认识到万物有因果,并质疑自己可能活错了,所谓诚心打动人,最终也获得了老人家的谅解。二人的意念和情感,从始至终没有矫情,如同他们自己说的那样“信是千里之外的眼睛,能看透人心”,其实,真正陪伴和救赎他们的,是他们自己,这也许才是本片要呈现的最深的人生内涵。 有人说该片只是完成了爱情故事的叙述,很少触及心灵,削弱了对人心刻画的力度。笔者认为恰恰相反,影片中的“笔友缘”、“异乡缘”“挫败缘”“改变缘”等,都似隐似现的强化了在时间跨度、空间跨度下,人的情感的落寞、失信、欺骗等到思念、信任、谅解等的转变,不正是情感的格调体现吗?一年书信未曾见面但建立好感并最终相聚,有人说太矫情,但在现今通信发到、节奏快速的环境下,能以传统、文化的方式净化心灵、放慢脚步的感觉,何尝更不是对人心强有力的刻画?退一万步说,我们可以通过影视投射,问现实中的自己:为何现在的我们很容易与最熟悉、最亲的人疏远、期满,而却愿意对与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充满耐心,甚至完全信任?该影片不管是从艺术的理论节操还是实践节操,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我们启示和反思。 不管是人生内涵亦或艺术诚意,笔者认为导演及其团队、主人公及其人生,其对人的身心要求、期待,都足以说明人可以活成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生活可以过成自己想要有的调料,诚如资深媒体人、影视编剧兼电影策划人徐高栋所言,不是每条大路都能顺利通往罗马,人生的机会就几步,赶不上就错过了,影片中的蛟爷和大牛都在赶着改变,我们更应该勇敢面对“搞砸是常态,一帆风顺才不正常”的现实,可以自救。任何值得回味和反思的电影,都充满人情味,都值得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