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说:“夫妻吵架是世界上最可爱的战争,就像一把剪子的两叶刀片,你看它们互相砍来杀去,但绝不会伤到对方,大战三百回合后竟相安无事。”综艺电影和“批评派”,或者说综艺电影与电影市场似乎像极了那把剪子,看上去水火不容,非要争个你死我活,其实是竞争的当然结果。 这就是中国综艺电影的基本情况,从最初《快乐男生》等综艺节目衍生出来的综艺电影,到2014年春节,综艺节目大电影《爸爸去哪儿》上映后变成为备受关注的“现象级电影”,专家学者、网友和电影制作者已经进行了一场关于“总意识不是电影”的厮杀。但不管如何厮杀,综艺电影似乎总能在电影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毕竟它将“使用与满足”理论运用到了极致。也即,“受众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体,他们基于某种心理需求的驱动来接触媒介和信息,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逐步使其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这场战争的输赢,绝不会因为“批判派”的反击而见分晓。最终也只能成为“全民事件”的娱乐狂欢,只是笑笑,并不当真,就像综艺电影和巨大多数中国电影一样,是偶然的生活乐趣,开心就好。 在2016年的贺岁档中,《爸爸去哪儿》和《奔跑吧兄弟》都退出了阵营,换成了《极限挑战》、《舌尖上的新年》和《奇妙的朋友之萌爱2016》,这似乎从某种方面看出,“新时代”中的综艺电影发展,不仅仅是需要广泛的粉丝基础,还需要经受住市场的考验与新鲜度,以及故事性、艺术性的电影。但需要看清楚的是,从2014年到2015年,短短的一年里,综艺电影便遭遇了滑铁卢,从《爸爸去哪儿》近7亿的票房到《奔跑吧兄弟》4.21亿,《爸爸去哪儿》2.2亿,《爸爸的假期》1.1亿。这看上去“故事性”加强形成“像电影”的格局,其实仍旧是综艺的模样,只是换了大银幕播放的方式,让观众换换口味罢了。只是,在本质上而言,仍旧是娱乐文化中的“快销品”,适不适合观众可谓,也只能等这三盘菜上齐了才好做出个评判。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贺岁档中上映的这三部电影都打出了“新故事”的招牌,力图在叙事和视觉上提高电影的特性,力图让其“像”电影。这一趋势,在2015年的综艺电影中已经有了改变。从官方宣传可以看出,2016年《极限挑战》、《舌尖上的新年》和《奇妙的朋友之萌爱2016》这三部综艺电影都力图摆脱“不像电影”的尴尬,破天荒地都打出了“故事”、“全新”的标识。 电影版《极限挑战》特意加强了故事性“以穿越为故事主线展开”,同时也有影帝黄渤、孙红雷,和视帝黄磊,以及人气小花旦赵丽颖加盟,可以说是2016年最值得期待的一部综艺电影。《奇妙的朋友之萌爱2016》则更加鲜明的指出,“绝对不是一部像《爸爸去哪儿》一样的综艺大电影……是创新研发的全明星互动新型故事电影。”但是从电影的主创中看出,不仅有李宇春加盟,还有以何炅为首的“快乐家族”和王涵为首的“天天兄弟”,人气“小鲜肉”姜潮等,可谓是主打“粉丝经济”,也是值得期待。不过记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虽说是“将一个个新年故事串联起来,带观众重寻年味儿”,对于看客中的饕餮来说相当不错的新年礼物,而普通观众也可以在大银幕上“品”祖国大好味道。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群将综艺节目衍生,制作大电影的人,已经意识到了综艺电影的不足,试图努力的填补故事的“空白”。但这种“空白”本身就具有深深的裂痕,无论如何填补估计都是“隔空搔痒”,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依旧会陷入“烂”的口碑风评之中。当然,从这三部综艺电影的形态来看,《极限挑战》的局势可能会比《奇妙的朋友之萌爱2016》和《舌尖上的新年》好许多。 总之,“故事性”可能是2016年综艺电影变化最大的一点,但要真正摆脱“综艺”,成为“电影”的电影,估计很难,然而“综艺电影”毕竟是中国电影生态圈的特色,我们需要把它当作娱乐上的新形态,新花样,笑笑就好,如果有佳作,那当然是很好的,如果能有新规矩的确立,自然也是极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