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爱》里有五个故事,试图以许多婚恋中的无奈、不完美来表现人一生要经历的爱与背叛、原谅与包容。 中年女性离异后,何去何从。这不是陈思成电影要回答的,所以有个影评人提醒得好,对《北爱》感动归感动,我们还得警惕《北爱》里那些借爱情名义,行男权第一思想的表达。 吸引观众的其实是大多数人没有体验过的人生经验,比如青年人爱到极致的肉欲激情、西方夫妇关系中曾经流行的假扮偷情、濒死妻子生前忙着为丈夫相亲,等等。 以余男和王学兵夫妇的故事而论,王学兵婚后几乎夜夜出轨,泡夜店,与各色美女发生一夜情。妻子余男发现后,立刻也去夜店寻欢,碰到的一个是已婚男,一个是女同性恋,她不想像丈夫那样“潇洒”,故并未出轨。同性恋,对她就更陌生。再者,她再怎么外出风流,也惩罚不了丈夫。 至于王学兵停止花心了吗?影片根本不屑回答。影片结尾暗示余男继续扮演王心目中的贤妻形象,为什么我说是扮演?因为在你已知对方根本不忠于你时,你只能是出于习惯和依赖,继续和这人维持婚姻。离开又怎么样?成为自己鄙视过的小三儿,或是与一个女子相爱?后者对大多数中国经历婚变的妇女是不可能的。 要不就是搭上更多悲剧,用生子来挽回丈夫的心,后果无非是制造更多单亲家庭,《北爱》剧情中确实也在作这种暗示。片尾那个从死亡到新生的长镜头串联,其中就有王学兵陪余男在医院排队…… 不过可以想象,这个故事是女性主义者最鄙视的。对普通人来说,则是颇感无奈…… 中年女性离异后,何去何从。这不是陈思成电影要回答的,所以有个影评人提醒得好,对《北爱》感动归感动,我们还得警惕《北爱》里那些借爱情名义,行男权第一思想的表达。 忽然想起看过的《AnAmericanFamily》,一部记录某真人秀电视节目的电影,女子在孩子们面前,勇敢地让外遇频繁的丈夫搬出家,该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影片结尾叙述道:“妻子染上酗酒,离婚后一直不快乐。丈夫再婚再离了两次,晚年二人重新生活在一起,而且面朝大海”啊哈,就差春暖花开了。 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是爱情;在错的时间遇上错的人,是婚姻。 爱是付出,而婚姻需要满足双方的各自需要,至少要基本满足。不能满足时,爱只好消失了。 所以少年纯情的故事感人,斯琴高娃垂死前不想老伴王庆祥孤零零一人,假扮表妹为其相亲,更感人,似乎爱升华了,可惜我更希望看到编导写出王庆祥濒死前为斯琴高娃找新伴侣的故事。 而且中国妇女好悲惨,斯琴高娃都高尚成那样了,竟然没得到丈夫的一个拥抱。 没有太多男子为女子牺牲的元素,全部故事中,是佟丽娅没有选择两千万;是余男无限委屈,很可能一生悲催。只有男高中生情窦初开,默默为喜爱的女生打零工攒钱买机票飞南方参加梦想秀。二人纯洁度过景山上的一晚,看日出时分的故宫和北京,女生说出爸妈安排自己去国外学习生活。 东拉西扯后,想说《北爱》是值得观赏的,是比较感人的,是对爱是什么,婚姻又是什么,有编导自己想法的片子。但观众应该有自己清醒的立场。 老子说:“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即欲取先予,恋爱时总是给予对方的多;婚姻内,彼此则容易忘记欲取先予,只想对方多为自己做事付出,或是想当然对方就该怎样怎样,都必然地葬送掉婚前曾有的美好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