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控制》影评:虚拟的未来未尽美好

时间:2013-11-25 09:46来源: 作者:曾念群 点击:
《控制》虚拟了一个未来的罪恶浮城,你可以说它以科幻的假象,架构悬疑片的过山车,也可以说它拿打黑的幌子,图谋黑帮片的情怀,还可以说它借《窃听风云》的手段,完成平民复仇的壮举,甚至可以说它以文艺片的语境,谋求商业片之实惠。 影片恍惚是香港,更是
  
  
       《控制》虚拟了一个未来的罪恶浮城,你可以说它以科幻的假象,架构悬疑片的过山车,也可以说它拿打黑的幌子,图谋黑帮片的情怀,还可以说它借《窃听风云》的手段,完成平民复仇的壮举,甚至可以说它以文艺片的语境,谋求商业片之实惠。
  影片恍惚是香港,更是一座虚拟的未来,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的世界未尽美好。那里大街小巷满是高科技摄像头,那里的母亲却住在漏水的养老院;那里的人用透明的概念手机,那里的上班族却活得更加压抑;那里的立体交通穿梭于林立楼宇,那里却依旧罪恶浮城、人心不古。有了这些那么远又那么近的设定,《控制》在类型上就有了别样土壤。
  影片采用了一个局中局、骗中骗的模套,在显性的故事线上,深埋另一个隐性的故事,尤其在显性的故事中,枝桠扑朔,走向迷离,当真相起底,悬念的智慧一如热泉喷薄而出。故事起于吴彦祖饰演的保险员难逃黑帮魔爪,而他“私吞”的黑帮巨款成为开启另一层故事的诱饵。刑讯之下,故事借保险员之口,又进入另一个玄机重重的轨道,在这个轨道上,保险员其实不过是被神秘人操控的棋子一枚。当保险员口述故事终于与黑帮大佬们交集,黑帮又突然戏剧性反转成为另一个棋盘的棋子,直到隐性的复仇浮出水面,故事再度反转。
  在逻辑模套之外,导演还抓住了一个“宿命定理”,或曰“因果定理”。即保险员因念及母亲养老条件改善,一念之差犯错,结果被神秘人抓了把柄,从此与其他一众“被控制”的活体傀儡一道,沦为神秘人的犯罪工具,而神秘人终又因“控制”这点小情趣小嗜好,咎由自取被“反控制”,成为他人复仇或说自取灭亡的关键棋子。这就像是一条逻辑的天际线,最终画出了一个完满的圆弧。
  《控制》剧本并非原创,它取材美国悬疑小说,故事在本土化方面做得不错,虚拟未来的视效也没啥毛病,显现出了新一代香港导演的工业水准,尤其叙事结构和悬念可圈可点,故事在揭底前可谓悬念丛生,步步为营。不过和《惊天魔盗团》相似,最后的收尾略显累赘,其实真相大白之后,已无人关心那些陈年旧事,大可一砍了之。
  《控制》导演毕国智的起点是斩获金像奖“新晋导演”的《海南鸡饭》,这位留洋归来的新生代香港影人有着一颗文艺的心,新作《控制》聚合了吴彦祖、姚晨、任达华、安以轩等明星大腕,显然着眼两地合拍片的商业图谋。影片从叙事、运镜和节奏看,颇有几分文艺气质,而从美术、特技以及盘子方面,又为商业大片码足了卖相。《控制》在类型上的突破与尝试效果显著,让人嗅见导演《海南鸡饭》之外的另一种才华,然而它商业格局的短板也一目了然,尤其在《地心引力》和《饥饿游戏2》围剿的合围之下,并不足以撑起一片神马都是浮云的商业大片天空。
  此外略微遗憾的是,在故事本可延展的内涵上,导演没能大胆迈步,仅驻足于阴谋与救赎的混沌状态,停留在了罪恶浮城、人心不古的浅层。【刊于2013年11月22日《北京青年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月光下的银匠:故乡河谷朦胧的光芒

作者:阿来

在故乡河谷,每当满月升起,人们就在说,听,银匠又在工作了。满月满满的升上天空,朦胧的光芒使河谷更加空旷,周围的…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