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还原真相的《一九四二》让我们想哭哭不出来

时间:2012-11-30 20:50来源: 作者:一华独秀 点击:
《一九四二》弥补了冯导在《唐山大地震》里未竟的心愿——铺排灾难场面。《大地震》用几秒钟的地震场面视觉冲击,成功把观众引入一个悲欢离合的家庭情感剧中,虽然披着唐山大地震灾难的外衣,但徐帆的精湛表演和煽情的亲情悲喜让观众原谅了打灾难片擦边球的幌

  每年期待冯导的片子成了一种习惯,如果哪年他一部都没拍,肯定很遗憾——院线遗憾,观众更觉得缺盐少醋耿耿于怀。昨天午夜看了《一九四二》0点首映,两个多小时,除了网上早早出现的“虐心”、“没高潮”、”“压抑”、“无话可说”等频繁出现的评论关键词外,最直接的感受首先是,经过10年磨练,中国影人拍大场面已经有了范儿,视觉效果和营造气氛在某些方面已不输好莱坞大片。经过了《集结号》和《唐山大地震》等正剧的练手,冯导在这部很悲情的灾难片中(是否灾难片网上有争议)一些手法运用已有相当的大家风范。当然,我们看冯导的片子,重心本来就不是盯着特效和视觉而去的。因为他是中国少有的几个故事讲得好的,善于“体恤民心”的导演。
  
  《一九四二》弥补了冯导在《唐山大地震》里未竟的心愿——铺排灾难场面。《大地震》用几秒钟的地震场面视觉冲击,成功把观众引入一个悲欢离合的家庭情感剧中,虽然披着唐山大地震灾难的外衣,但徐帆的精湛表演和煽情的亲情悲喜让观众原谅了打灾难片擦边球的幌子,也成就了该片超高的票房纪录,实为花小钱办大事的经典之作。《一九四二》以逼真的大场面还原当年那场被“遗忘了”的巨大灾难,表现了大灾面前各种阶层各类人的神态,将赤裸裸的人性晒在骇人的灾难面前。用近乎残酷的影像在述说历史,教观众不要忘记历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在率先看过片子的名人中,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和央视名嘴张泉灵女士早早发评论,对《一九四二》不吝溢美之词。这两个有分量的人的观点,肯定会影响一大片观众迫不及待走进影院。但是先别急,我相信这又是一部充满争议的片子,争议度有多大,估计冯导本人都难以预料和掌控。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光看网上观众的评论和争议,都是件让冯导很煎熬的事。
  
  《一九四二》是还原历史真相的,时代背景定在抗战时期的河南,而影片放映于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两个截然不同时代的中国用这样一部片子来穿越,观众的看法肯定不会像马未都和张泉灵那样一边倒。尽管这二位说的话有水准也有分量,但是这部特殊的片子带给人的复杂感受是前所未有的。如果说这部片子值得肯定,那就是让很多人知道了一段隐藏着的历史——1942年,河南天灾人祸导致300万人饿死,然后就是这段史实在影像传递给观众的“虐心”、“没高潮”、”“压抑”、“无话可说”的感受。很多人看了后肯定会惊诧,原来在中国历史上还有过这么一桩惨无人道的悲剧发生过,300万人呐,比一些国家的人口还多!对于经历过多个历史时期的马未都来说,他看待《一九四二》的感受肯定别于占观众群体大多数的60后70后和80后。生长在不缺吃穿时代的70后80后甚至90后,对于《一九四二》的感受肯定没有马未都那样的深刻。所以,《唐山大地震》里的家庭悲欢离合可以打动他们,但《一九四二》里的灾难和残酷未必会让他们流泪。
  
  看了《一九四二》感觉最大的成功首先是通过了审查,能如期在影院上映。很显然,为了争取顺利上映,冯导在拍摄过程中始终在收敛自己,对于这么大的灾难,他没有刻意铺排突出某个细节,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更没有电影故事应有的戏剧性情节,从头至尾只在表示灾难的残酷,尤其在最后结尾,老东家张国立竟然把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捂死在自己怀里。这样的结尾真的不知让人该说什么。虽然有爱猫烹猫、孝心、爱情等小情节的刻画,但是这些小光辉轻描淡写,很快被淹没在巨大的灾难写意中。通篇都在苦情,都在残酷,这更像一部纪录片,缺少真正触动人心的情感心理剧情,将灾难和情感剥离,观众在灾难镜头中苦苦煎熬,看到灾难离眼睛如此近,而离心灵却如此远,没有可以喘息和思索的机会,当然就欲哭无泪,不知该说什么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曹操雄才伟略的16字箴言

作者:冉建立

​遵循正史的要求,依据力求翔实的史料和严谨的研究考证,科学、全面地“正说”曹操。对曹操生平事迹给予完整系…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