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至今可谓蔚为大观。前不久,在中国作协及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四地作协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网络文学论坛”上,披露了这么一组数据:2014年共有114部网络小说被购买影视版权,其中有90部被拍成电视剧,24部被拍成电影;据市场第三方统计,到2015年网络文学的产值规模将达到70亿元,网络文学越来越成为文化产业中的焦点。 然而,喜人数据的背后,却也有另一番景象令人唏嘘。据业内专家介绍,目前国内上千家网络文学企业中,八九成都不赚钱;还有大量的网络文学写手,实际上徘徊在温饱线上,赚钱的不多;更有大量作品游走在生死线上,很多网络文学作品写着写着就没了。 数字化时代催生了网络文学,网络文学丰富了时代文学的内容,使得新形势下的文学发展更显摇曳多姿。今天,在越来越多的人对于电脑、手机须臾难离之际,网络文学引导着更多的人继续亲近阅读,在阅读中抵御尘世的浮躁,享受生活的宁静。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花开两朵,并蒂绽放,让不同文化消费群体各取所需,社会因之在文化进步、文明庚续上也就更多了一些有效的保障。 文学的核心价值主要在于其审美价值,在于能否传达健康的价值理念。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主要应是传播载体的不同,而不应体现为内容、品质上的优劣差异。可事实上,如今一提及网络文学,人们想到的大多不过是穿越、盗墓、悬疑等类型小说,甚至有人将之与“低俗”“不着边际”“不入流”等画上等号。不能怪有些人要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网络文学,不得不说,网络文学确因诸种原因,使得自身良莠不齐,发展水平整体欠佳,乃至呈现出“大而不强,丰而不富,多而不优,快而不稳”的局面。受网络文学本身发展水平所累,与之相关的下游文化企业自然难逃唇亡齿寒的厄运。 网络文学目前的“病症”主要体现为“虚胖”症状,徒有脂肪的堆砌,缺乏强健的筋骨,长此以往,势必行而不稳,难以久远。网络文学“虚胖”现状与错位的评价标准不无关系。正如上海网络 协会会长陈村所说,“网络文学从来不缺内容,但许多作品内容雷同,优质的作品和具有创作潜能的作品往往被淹没;同时,点击率、富豪榜等评价体系往往不能正确评价网络文学的文化价值……”他认为,当前的网络文学以类型化小说为盛,过于单一,其实读者被类型文学蒙蔽了,在类型文学之外还有很多不一样的东西,网络 在题材研究上更加个人化的风格尚未出现。为了巩固和壮大网络文学,评选活动应更强调精神的引领和文学的专业评价,网络文学如果以后不那么急功近利,完全可以做得更加丰富多彩,以优秀的作品为我们时代的文学增光添彩。 很多情况下,问题的形成诱因并非一个。除了评价标准的错位之外,网络文学在准入、传播等方面的“零门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网络文学的“零门槛”固然拉近了写手们与文学创作的距离,但却也使得作品质量在防范关口上存在缺失。网络的开放性,令作品在传播渠道上的把控殊为不易,然而,通过加强对网络文学作者的培养,普遍提升其文学整体素养,却可溯源固本,为网络文学的稳步发展提供可靠保障。需要指出的是,现在有太多的网络文学作者,还犹如乡野之间无人问津的花草,顾影自怜,自生自灭,他们的创作和生存现状也需要引起业内人士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公开发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他强调,“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如此提醒与要求,网络文学从业者尤当深思,并见之于行动。 当前,网络文学亟需通过创作一大批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高质量作品,来夯实自身根基。这需要网络文学作者自觉提升自己,多读书,多思考,多从传统文学及其 身上汲取丰富养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文学作者应当端正创作心态,树立正确的追求目标,把心思更多地花在如何提高创作能力与作品水平上,不能只是被眼前名利蒙蔽了双眼。而在日前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也专门提到了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强调坚持“重在建设和发展、管理、引导并重”的方针,实施网络文艺精品创作和传播计划,鼓励推出优秀网络原创作品,推动包括网络文学在内的新兴文艺类型繁荣有序发展。为此,各级文联、作协等机构,应当按照意见要求,从教育培训、沟通交流、奖项评选、综合扶助等方面发力,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帮助网络文学强身健体,促使新时期的文学事业获得更为健康持久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