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是中国流传千年的古训,近日在安徽六安市街头,二十四孝被做成街边护栏上的公益广告,然而将二十四孝之一“埋儿奉母”图文并茂地展示却引发争议,专家和民众普遍认为这样的“愚孝”与时代脱轨,传统文化应在扬弃中继承。 (2014年10月28日,新华网) “埋儿奉母”是中国传统“二十四孝”中的故事,东汉的郭巨家境贫寒,妻子生下第二个孩子后担心如果供养自己的孩子会影响赡养母亲,于是决定埋子奉母。”当他们挖坑时, 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后成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 “孝道”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传颂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做事做人立足的根本,弘扬中华经典传统文化的做法本无可厚非,但是文化也有“精华”与“糟粕”之分,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求崇尚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化而忽略是时代进步所带来的更新、更科学、更理性的认识。 像这种弃车保帅的做法看似彰显了孝敬自己母亲的壮举,如六安街头公益广告中的“埋儿奉母”宣扬的是愚孝,是和当代法治精神相抵触的,在法治社会中,“埋儿奉母”是刑事犯罪。孝本身是一件好事情,孝代表着一种仁慈,一种道德,但如果不菲是非的尽孝则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有句老话讲的好,虎毒不食子,难道非要选择牺牲一个换取另一个的存活,要知道故事就是故事,不是每个人都能挖到金子。孝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古典书籍并非完全适合今天这个社会时代,例如《二十四孝》里就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埋儿奉母”只讲了尊老,但没有爱幼,这是不科学的,也不是正能量。 所以,复兴国学还有许多的工作需要做好,不能盲目求成,更不可照本宣科,囫囵吞枣。要让国学传播走正道,形成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