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着所谓的“潜规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化委员会原副主任彭振华错误地认为“拿人钱财,替人办事”是一种社会常态,不做白不做,这种思想意识一经形成,就真正成了经不起金钱诱惑的腐化剂。 “收人钱财,替人消灾”充满了“江湖气息”,这样的“江湖准则”却被彭振华应用于为官为民当中,很明显是错误的。“官场”不是“市场”,市场遵循“有需求就有供应”,“供需”调节着整个市场的“平衡”。但是,官场不一样,官场遵循的是“铁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纪律条款,不可能因为有“买官”的“需求”就可以滋生“卖官”的“供应”;也不可能因为有“走捷径”的“需求”就可以滋生“畅道路”的“供应”。 如果说“供需”是“市场”的准则,那么“纪律”就是“官场”的准则;供需可以顺势而变,纪律确实“雷打不动”。彭振华或是因为与老板朋友接触过多,或是价值观、世界观的崩塌,致使其混淆了“官场”与“市场”,俨然在官场运行起了“拿钱办事”的“生意经”,以至于最后落马。 笔者认为,官员要想避免在仕途上走“歧途”,一方面需要严格要求自己的作风行为,按照“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就行规范;二是需要正确看待权力,权力姓“公”,应为“公用”,任何违反“公”的准则都是违法乱纪,必将受到惩治;三是要净化“朋友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一些老板朋友呆久了,人生观、价值观难免会遭受影响,影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破坏拒绝诱惑的定力,最后走上不归路。 党员干部必须认识到,官场不是市场,市场可以“向钱看”,但是官场和“钱”是处于“对立面”,如果非要用“钱”的准则在官场“横行霸道”,结果只会是“原地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