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一任要有担当和作为,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笔者近期在调研中发现,为官不为现象已有明显好转,但仍没彻底改观,仍有一些干部做“撞钟的和尚”,精神状态堪忧。全面从严治党格局下,整治为官不为应既有治标之策,更有长效机制。(来源于:《人民日报》,9月15日) 当下,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仍有少数干部不作为现象时有发生。为此,让干净干事者有舞台、让为官不为者没市场,就必须实事求是,对症下药,激励引导广大干部提振精气神,落实好改革发展各项任务。 近年来,反腐工作成绩是越来越显著,一定程度上也让有些干部消弱了干事的热情,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少干事,甚至不干事”,旷工、脱岗、串岗现象时有发生,广为群众所诟病。一些领导干部尸位素餐,碌碌无为,敷衍了事,思想上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一张报纸一包烟,优哉游哉过一天”。一些领导干部迷信宗教迷信,信神信佛信邪,工作不干,责任不管,检查不理,制度不怕…… 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当前,“为官不易”、“为官不为”问题引起社会关注。现实中,领导干部“为官不为”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进而影响到自己的进步提高,于是他们就选择遇事躲着走、绕着走。面对这些领导干部,就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多站在履行职责为民服务的高度上考虑问题,剔除“占位不干事”、“崇尚迷信”的消极思想。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靠党员干部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实干。为此,解决“为官不为”,必须标本兼治,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攻克作风顽疾,树立正确的导向和风气。要着力消除“为官不易”的认识误区,克服“怕”字,依法行政、秉公用权,引导干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 总之,对“有为”者激励,对“不为”者约束,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笔者希冀,对那些上班混日子的人要进行批评教育,引导领导干部真正做到“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劲头往下使”,才会赢得群众夸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