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8岁的陈志中,落马前曾担任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等职,官至副厅级。陈志中为儿改名欲掩盖腐败,被发觉后查出一连串犯罪事实。 “为儿改名”牵扯出陈志中贪腐的问题。去年广东省委巡视组进驻南方医科大学巡视,发现陈志中在任职资料填写的儿子姓名发生了更改,而更改的时段恰巧是其提任副校长之际。省纪委展开调查后,发现其儿子大学毕业三年后就辞职开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如此顺藤摸瓜,省纪委发现陈志中和医疗器械供应商果然存在灰色关系,为儿改名就是想掩盖这些贪腐交易…… 陈志中为儿改名本是想逃避组织调查,不料反而成为了组织调查他贪腐问题的重大线索,结果适得其反。 贪腐官员为防止自身贪腐问题暴露,总会进行伪装和“潜伏”。有的在政绩工程上大做文章,往往别出“新意”,用“大手笔”策划一些项目,为自己树立权威,以达到“一俊遮百丑”的目的;有的刻意追求高学历和儒雅风度,时常显示出正气凛然的样子,而把贪婪的本相隐藏得很深;有的看上去生活非常勤俭节约,对家人和自己都很抠门,试图用“障眼法”来掩饰自己其实爱财如命;有的行踪非常“诡秘”,今天到这开会,明天到那考察,以避免引起人们对他的注意。陈志中为儿改名,是自作聪明地想通过这个不起眼的小事,来掩饰他任珠江医院院长期间,医疗设备供应商送给其子一个公司和一套办公用房的问题。 贪官即便非常狡诈,善于伪装,也难免有“穿帮”、“露馅儿”的一天,贪腐行为总会露出马脚。一方面,在高压反腐和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当下,组织监督越来越严。官员必须向组织申报自己的重大个人事项,自觉接受组织的检查检验,其贪腐行为难以逃过组织监督的“法眼”。南方医科大学原副校长陈志中的落马,就是组织监督的一个成果。另一方面,官员贪腐容易引发民怨民愤,民众对贪腐深恶痛绝,在民众参与监督的渠道越来越畅通,积极性越来越高的当下,“两面型”官员的伪善面具很容易被揭下。 陈志中为儿改名欲掩腐败,是欲盖弥彰表现,并成为他落马的“触发器”和“导火索”。陈志中的落马,再次证明了贪腐问题“纸包不住火”,贪官终究要受到追究和惩罚的道理。官员们要从中汲取教训,不断提高官德修养,自觉克服侥幸心理,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为官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