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政府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投入前所未有,但在一些地方,投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效果,一些扶贫项目不接地气、不做周密的计划,只管把资金投出去就完事,成效如何反倒不重视。有农民甚至反映:扶贫项目,搞啥亏啥,农民都怕了。 其实,扶贫项目本来意在为贫困地区人民“雪中送炭”继而“锦上添花”。然而,现实不容回避,由于对市场分析、判断不够准确,多地扶贫项目“头年一哄而上,来年一拍两散”的悲剧频繁上演。笔者觉得,莫让政府扶贫成为“纸上谈兵”。 不料,却一番热闹之后留下一个“烂摊子”,成了“伤农产业”。仔细思量之下,我们发现,此类悲剧的发生与政府部门及某些领导深入骨髓的“官念”不无关系。不去冷静分析市场,不能科学评估项目,没有针对可行性、赢利空间、市场风险等深入调研分析,只顾一窝蜂赶任务追热点。 而实践证明,这种“追涨杀跌”式的盲目做法,由于对市场趋势分析把控缺乏必要的提前量,往往前期热闹一番,而到产品销售产生利润的关键环节就“放哑炮”,无以为继之时便被动宣布失败。 鉴于这种尴尬现实,笔者以为,针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投放,应坚决避免“一刀切”和“摊派式”,在当地没有发掘出优势项目之前,在项目相关评估论证没有落实到位之前,扶贫项目一味“抢进度”,无异于“糟蹋钱”。 总而言之,在扶贫工作中,政府部门及主管领导的官本思维必须及时扭转,不懂经济、不懂市场,一味硬干蛮上,再度出现“越扶越亏”的现象就不足为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