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证明‘你妈是你妈’”式办证难题再度集中发酵,许多媒体不约而同报道了公众遇到的“办证难”现象。据新浪网日前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96.8%的受访网友曾遭遇过办证难问题,仅有0.8%的受访者表示“没遇到过”;为了办证,42.6%的受访者需跑5至10趟,26.1%的受访者甚至需要跑10趟以上才能办好。(南方日报) 李克强总理一直要求,简政放权!当然,现在各地已经采取了不少的措施,不断完善我们公共服务体系,可为什么群众找政府办事依然困难,“衙门难进跑断腿”的现象还屡见不鲜,“办证难”这个顽疾仍旧久治不愈,更有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势头。 有群众将“办证难”比作“蜀道难”,其中流露出的是无奈、委屈甚至痛恨,背后透射出的则是权力的傲慢与冷漠。“孕妇4个月跑近20趟未办下准生证”……这样的数字并不夸张。人们最直接感受“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一些人拿着鸡毛当令箭,随意解读政策法规,一些明明符合条件的事情硬是要“鸡蛋里挑骨头”为难群众,偏不让顺利办理;对于所需要的材料,也不一次性告知。就算事情办成了,也要让办证者知道“你这个事情很难办,是我照顾你才办成的”,其目的不言自明。 办事难,反映了公共服务理念之失。都说要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但许多部门还是难以摆脱管理的心态。虽然中央提出了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但政府部门行使的还是管理职能。换言之,就是舍不得放下权力,以及伴随权力而来的各种利益。政府要向公共服务转型,就要不断放权,放权才能回归政府本位。 “办证难”是“四风”问题在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的一个顽疾。加快政府向公共服务转型,不断简政放权,在简政放权的路上同时管好权力,切实解决“办证难”的现象,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得群众的“幸福指数”,重塑政府公信力。(文/李小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