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60”后很高危警示“59岁现象”低龄化

时间:2015-03-20 18:06 来源: 作者:向秋 点击:
“60”后很高危警示“59岁现象”出现低龄化趋势。对此,应分析问题成因,从认真贯彻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政策规定,有针对性加强“60”后官员教育管理监督等方面着手,有效防范“60”后官员贪腐高发问题的发生。

云南落马“老虎”众多,被拍的“苍蝇”也不少。2014年1月7日至今,云南省纪委省监察厅官网已通报查处大小官员100余人,平均每周约有1人被查。媒体梳理官方发布的信息发现:党政机关为腐败重灾区,县处级为“苍蝇”聚集区;从年龄段分布看,“60后”贪腐高发;其中,2014年通报的可查年龄信息的30人中,“60后”过半。(3月19日人民网)

2014年《法治蓝皮书》指出,根据中纪委公开的2013年查处的案件情况,当前腐败案件呈现的一大特点和规律是“59岁现象”依然显著。在政治领域里的“59岁现象”又称“最后捞一把”现象,是指官员在即将离退休前夕,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大肆贪污受贿的现象。云南“60”后成高危,表明“59岁现象”呈现低龄化趋势。

官员升迁“天花板”变低或成“59岁现象”低龄化的重要诱因。云南“党政机关为腐败重灾区,县处级为‘苍蝇’聚集区”,所指的主要是“60”后官员的贪腐问题。“60”后官员年龄介于45岁至55岁之间,离退休尚有较长的时间,“最后捞一把”显得为时过早。但是,在官员选拔任用上,许多地方过于强调领导队伍年轻化,硬性规定“干部超过40岁不能提拔为科级干部、50岁不能提拔为县处级干部、55岁不能提拔为厅局级干部,科级和处级领导50岁都要退居二线”,大大提前了官员升迁遭遇“天花板”的年龄关。“60”后官员虽然离退休尚早,但在这个年龄阶段已经升迁无望,且马上要交出权力退居二线。在此情况下,有的官员不惜铤而走险,迅速滑向贪腐犯罪的深渊,从而使贪腐 “59岁现象”提前来临。

放松思想改造是造成“59岁现象”低龄化的根本原因。孔子讲:“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的这段话,道出了不同年龄阶段修炼的重点,那就是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得。所谓“老年戒得”,就是年纪大的时候要防止贪得无厌。“60”后官员已过了血气方刚的年龄,处在体质开始变“老”的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官员如果不“戒得”,放松思想改造,就容易贪图安逸享受,发生贪腐犯罪。

“60”后很高危警示“59岁现象”出现低龄化趋势。对此,应分析问题成因,从认真贯彻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政策规定,有针对性加强“60”后官员教育管理监督等方面着手,有效防范“60”后官员贪腐高发问题的发生。

(本文为作者原创评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我的牛津心理学笔记

    作者:梁金豹

    《我的牛津心理学笔记》囊括了世界著名心理学大师的讲义。这些讲义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体味生命,以全新的眼光为人处…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