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1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居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并未创造出更高的幸福感。整体来看,学历程度更高的人更不幸福,幸福指数最高的是小学毕业生,达到133.3,博士学历人群的幸福指数最低,仅为121.0,甚至低于文盲的130.2。(《新京报》2月13日) 自打“幸福感”成为中国社会的热词,这些年各类机构便热衷于搞幸福感调查,并且经常得出一些匪夷所思的结论。 记得去年华中师范大学搞了一个“农民幸福感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务农农民幸福指数高于务工农民”。“博士幸福感不如文盲”和这个结论有得一比,人们由此产生的疑问也如出一辙——如果种田很幸福,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农民要外出打工?如果做一个文盲很幸福,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要去挤高考这根独木桥? 所谓“幸福感”是一种相当主观的内心感受,它的标准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年龄、职业、文化层次而异……几乎就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比如这个时候你去问一个农民工幸不幸福,他刚好买到了一张回家的火车票,正满怀喜悦,一定回答你“很幸福”;如果你去问一个公司老板幸不幸福,他可能正在为今年订单减少、利润下滑而犯愁,大概会回答你“很不幸福”。你能就此证明农民工比企业老板更幸福吗? 幸福感还涉及到一个对“幸福”的认识层次问题。博士相对于文盲,对这个世界有更为宽广的认识,相应地对职业、事业、收入、精神生活乃至自然生态、社会文明程度等也就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因此也就更不容易满足。当然不能说“低层次的幸福”就不是幸福,一个人明明感到幸福我们非要说他很悲惨,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总该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进发,否则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因此,不能因为存在“博士幸福感不如文盲”的现象,就否认教育对于提升生活质量的积极意义。 因此,将不同社会群体割裂开来,分别对其进行幸福感调查,然后再把这些调查结论放在一起,比较出谁比谁更幸福,这样做得出的结论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追求幸福生活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而人又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关于什么是“幸福”,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选择往往比幸福感调查来得靠谱,那就是有钱比没钱幸福、有机会受高等教育比做一个文盲幸福、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要比天天活在雾霾里幸福……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些是毫无争议的。 一些似是而非的幸福感调查结论,很容易让人们对自我以及社会的认知产生某种错觉,好像所有问题都是“心态问题”,比如你因为收入低而感到不幸福,调查结论就会告诉你“财富多寡并不是幸福的决定性因素”;你要是觉得农民的社会地位低,调查结论会告诉你公务员的幸福指数比农民还低。总之,你不幸福是因为你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这山望着那山高,须知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比你更倒霉,知足才能常乐。所以,追求幸福关键在于调整心态,比如博士如果有文盲的心态,就不会觉得自己不幸福——这样搞下去,就会人人都变成阿Q,呆呆傻傻地活在某种幸福的幻觉里,从而看不见这个社会的真问题。 如果这种错觉误导公共决策,问题就更严重了——既然文盲很幸福,那么就不需要扫盲了;既然农民很幸福,那么“三农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某些精英群体、富人觉得不幸福,那么应该重点关心他们,公共资源应更多向这些群体倾斜……这样一来,我们所希望看到的起点公平、机会均等、社会均富等美好愿景都将化为泡影。所以,笔者很反感一些不着调的幸福感调查,动不动就得出“弱者比强者更幸福”的结论,这是拿弱势群体寻开心,很不厚道。岂止不厚道,简直是有些居心叵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