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级政府部门加速简政放权,一大批审批事项被取消或下放。但是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政府的审批减少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宽松和方便,一些拥有特殊利益关系的“红顶中介”换新“马甲”,从政府手中接过审批权限,蚕食简政放权的改革红利。这种现象在各地普遍存在,因此,最近一次的国务院党组会议强调,要消除行政审批“灰色地带”,整治“红顶中介”。 近两年来,“红顶中介”似乎渗透在市场经济的各个行业,有审批权的基本都有红顶中介存在,从工程类的建筑工程施工图的审查,到涉及政府补贴的资金项目申报,再到民众日常生活中考驾照体检的医院,“红顶中介”靠垄断获得巨大利益。至2013年年底,13个中央部门主管的35个社会组织和61个所属事业单位利用所在部门影响,采取违规收费、未经批准开展评比达标、有偿提供信息等方式取得收入共计29.75亿元。如此硕大的一笔灰色收入,怎么能不阻碍政府简政放权的脚步? “红顶中介”虽然早已被中央列为重点整治对象,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管是政府直接指定,换个“马甲”搞审批,还是官员私下推荐,关照中介从中受贿。换个花样,改“面子”不改“里子”,照旧做着垄断业务,大肆蚕食简政放权的改革红利。 对于“红顶中介”,一方面政府要进一步放权、限权、分权,逐渐形成相应的制度体系,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仅要深化目前的‘先证后照’向‘先照后证’改革,还应该取消一部分行业的市场准入审批。另一方面,要建立以机会公平、权利公平为核心价值的企业服务保障体系,在降低中介行业企业准入门槛的同时,加强监管,进一步完善问题发现机制。最后还要综合运用奖励、税费减免、购买服务等,引导中介机构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