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800学生跪拜父母哪里“可怕”

时间:2015-01-14 08:43来源: 作者:春城时评 白翎 点击:
800多名学生齐刷刷在父母面前下拜磕头,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头发,永远留念。昨天上午,嘉定区民办斌心学校举办的“孝敬文化节”上,学生和家长泪流满面,场面感人。此外,活动还有一项主要内容:在庄严肃穆的乐曲声中祭奠华夏万姓先祖。不过, 、教育

800多名学生齐刷刷在父母面前下拜磕头,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头发,永远留念。昨天上午,嘉定区民办斌心学校举办的“孝敬文化节”上,学生和家长泪流满面,场面感人。此外,活动还有一项主要内容:在庄严肃穆的乐曲声中祭奠华夏万姓先祖。不过, 、教育学者叶开表示,90年前,孝道就被指为文化糟粕,我们在推广时要有所选择。(《新闻晨报》1月12日)

依个人体会而言,一个孩子能够走出青春叛逆期,学会感恩莫不是其中最重要的心理催化剂之一。而首先当感恩之人,便是父母。在上海嘉定区的这所民办学校,老师们显然也是了然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故而想出个“孝敬文化节”的点子。在这一天,老师让学生从父母头上寻找白头发,拔下一根,放在学校事先制作好的“白发珍藏卡”里,永久留念,所谓“一根白发,万般情思”。然后,全体学生在《孝亲敬老歌》和《跪羊图》的背景音乐中,向自己的父母长辈行三跪九叩之礼。对此,有学生觉得可以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有机会表达出来,也有父母觉得感动。但旁观者却众说纷纭,虽有网友认为跪父母天经地义,但上述教育学者叶开则认为,“孩子对父母的爱可以有各种方式表达,但不是这种被要求下跪的可怕方式。”还有人指责此举流于形式主义,像是作秀,或认为复跪拜之风,无异于退步百年。

揆诸各种争议,其中的隐含逻辑是,跪拜父母等于孝道还是奴性?下跪之礼是发扬传统还是复燃糟粕?这其中涉及文化的流变,非文化学者不敢轻言孰是孰非。但从下跪这一词语的百科解释来看,其最初起源于古人的“席地而坐”,也就是跪坐,是古人一种重要的礼节方式,相互叩拜是对等的,来而不往非礼也。而凳子椅子的出现,改变了权力者的坐姿,使相互叩拜的礼节出现了不对称,就有了尊贵和屈辱。

可见,单纯一跪,并不绝对地培养了孝心或奴性,关键在于学生们是否真正理解了为何而跪?是因尊重和感恩而跪,还是因对家长权威的畏惧而跪?弯曲的膝盖是否曾被温情和感激冲撞?又为何摘了父母的白发而藏?是否理解了白发的含义?是否在摘取时内心有热流涌动?如此是非之解,可为孝道与奴性划界。也就是说,形式主义之举未必排斥了感恩教育之实,倘若学生的膝盖不为学校命令和从众而曲,而是发自肺腑想借此感恩父母,那么形式主义也未尝不可。下跪是真情流露的内心表达还是形式主义,不在形式本身,而在学生个人。

众人争议或反对,多因对跪之行为意义有理解上的多义性,但对发扬孝道与感恩教育的目的应无异议。有人认为,现代的父母与孩子之间是互相尊重,互相平等的独立个体,如此而言,拥抱更为温暖可行。此话有一定道理,但同理而论,倘若拥抱只是敷衍,岂不同样冰冷?可见,无论是跪拜还是拥抱,关键是特定的行为与怎样的认知划线。

如此可见,800名学生跪拜父母本身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学校在教其行孝之行时,是否让其明白了孝之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司各特短篇小说选:经典小说精选集

作者:司各特

沃尔特·司各特,英国著名的历史小说家和诗人。他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市,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爱丁堡大学法律系毕业后…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