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女市长在面馆接访。11月9日下午,江苏镇江丹徒区宝堰镇大街上犹如赶集一样热闹,位于镇中心的一家面馆门前被人围得水泄不通——原来,镇江市长朱晓明携区、镇多位领导干部在此接访。当天朱晓明接待了约60名来访群众,虽然不少诉求并没有现场得到解决,但市长表示她已记录在案,会后续督办。(11月11日《信息时报》) 据面馆老板回忆,市长接访当天,到他面馆前来反映情况的群众多达300多人,将面馆堵得“里三圈外三圈”,水泄不通。这样的火爆场景,恐怕只在前几年的购房现场出现过。显然,市长接访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对其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然而,群众越是对市长接访热情高涨,市长门前越是“门庭若市”、队如长龙,暴露出来的问题就越发人深省。 官民沟通渠道不畅。见领导一面难、向领导当面反映问题更难,这样的现象很多时候都存在。如果能够随时跟领导沟通,能够及时把自己的问题和意见传达给领导,群众何至于要赶在市长接访这一天来排队? 各级部门和领导没有尽到职责。很多问题,其实各级部门和领导完全有责任、也有能力给予解决。正是由于他们工作没有做到位,才导致群众“越级”反映问题。假如问题能在局长那里解决,市民不可能去找区长;假如问题能在区长那里解决,市民不可能跑到市长跟前去排长队。 人治大于法治。找领导,而不找法律;寄希望于“包青天”,而不是拿起法律的武器为自己维权――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是群众法律意识太淡薄,还是我们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或者是其他原因?还请各级干部扪心自问。 其实,近年来很多地方的领导都开展过各种形式的接访活动,有的地方还设立了市长接待日工作制度,定时接待群众来访。坚持接访的市长是好市长――起码他们心里装着群众,并不遗余力为群众办实事。但对市长接访这样举措,笔者还是觉得有点“治标不治本”。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各级部门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问题,单靠市长一个人“鞠躬尽瘁”,效果恐怕有限的很。 另据《新华日报》报道,朱晓明接访后表示,解决问题不能靠人治,而是要靠完善制度,从机制上去打通为民服务的渠道。“归根结底,政府必须发挥法治的力量,依法依规执政,这样才能取信于民”。无疑,这位市长是清醒的。不断推进法治进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新闻链接http://news.hexun.com/2014-11-11/170248334.html?from=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