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是由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证明一个组织的产品、服务、管理符合相关标准,然而,记者经过数月调查暗访,发现在企业质量管理认证、玩具业产品认证、农产品有机认证三大领域,认证变“认钱”的“潜规则”盛行,弄虚作假走过场司空见惯,一些认证已沦为部分企业自我美化的“假面具”。(6月18日 人民网) 众所周知,ISO认证是我国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实行的认证认可国家标准;各种ISO认证具有很强的监管约束力和社会享有的客观公正性与权威性。认证是由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证明一个组织的产品、服务、管理符合相关标准的象征和证明。但是在现实中,却有人通过投机取巧而牟利,认证变“认钱”的“潜规则”盛行。可以说,这些认证服务机构是把各种ISO权威认证当成了赚钱的工具和非法牟利的平台。笔者不禁感叹,认证机构“认钱”办证,拷问监管机制缺陷。 认证机构虽非政府部门,却行使着行政部门的部分职责。认证机构的行为,直接影响的是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若认证机构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只给有“资历”、产品质量过硬的企业开“绿灯”,那就是给政府部门增光添彩;若将企业质量管理“认证”变为“认钱”,那给政府部门的形象抹黑不说,政府的公信力也将大打折扣。“认证”变成“认钱”,如此乱象已成“潜规则”,可见其形成时间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相关责任部门的监管“真空”状态可见一斑,足以看出有关责任部门的懒政和不作为。 目前,认证乱象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我国的认证工作起步时主要靠政府推动,认证机构的人、财、物都基本上还保留在政府部门之中,被人们戏称为“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坐行业的轿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可见,除了严厉依法打击认证乱象,还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彻底撇清政府部门与认证机构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斩断两者之间的利益链条,让认证行业真正回归市场。同时,也有必要建立追诉问责机制,对违规企业和认证机构给予“行业禁入”,这样才能增加他们的违规成本,让那些想着“捞钱”的认证机构不敢违规,让那些想着给自己产品脸上“贴金”的企业不敢乱为。给认证机构戴上“紧箍咒”,把认证权关进制度的笼子,是挽回认证公信与权威的必然选择。 笔者认为,治理“假认证”乱象,应主要对失责的认证机构打板子,从源头上堵塞乱象漏洞。当下,要对认证机构进行必要的清理和整改,坚决取缔那些滥竽充数的所谓认证机构,提高认证机构的行业准入门槛,对违规企业和认证机构应给予“行业禁入”的严厉惩罚。实施黑名单制度,一经发现提供虚假材料、虚假数据等违规的认证机构,当列入黑名单予以重罚,让其付出沉重的失信代价;进一步完善认证机构的法律法规,把认证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只有真正监管到位、执行到位,用严的制度和强的执行力杜绝花钱买认证现象,才能挽回政府的形象,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亦能让老百姓得安心。(作者:曾阿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