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今日发布《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通报》表示,根据巡视组反馈意见,湖南衡阳市清理“吃空饷”人员1325名,追缴资金约3680万元。(人民网 6月17日电) 吃空饷,也叫吃空额。指不上班但是可以领工资,比如一些官宦子弟在某单位有职位,但是从来没去上过班,工资照领。另外如一些单位领导,把只有30人的单位的工资总量上报为35人的,多出来的5人的工资就是空饷。吃空饷现象的存在不但极大地浪费了财政资金,更打击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长期任凭发展下去,势必会影响社会公平、公正。 鲜活生动的数字,再次折射出“吃空饷”现象的泛滥。近年来,有关“吃空饷”的事件屡屡见诸媒体,一次又一次灼痛公众敏感的神经。表面上看,“吃空饷”者只是领取了本不该属于自己的报酬,但实质上浪费的是皇粮国税,透支的是政府公信,寒的是民心,最终损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百害无一益,决不可等闲视之。 笔者认为,吃空饷现象的长期存在,折射出了我国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编制不透明,对人事和财务状况的监管不力等问题。在治理吃空饷这个问题上,一方面要加强领导,明确各级“一把手”是治理“吃空饷”的第一责任人,工作人员出现在编不在岗的现象,单位一把手要及时上报。另一方面要认真清理,建立跨部门的人事信息通报、监督机制,对生老病死、迁移外出状况,需要公安、民政、财政、人事等各部门密切合作。在清理过程中,无论单位的自查自报或者督查组的督查结果,都要做到公开透明,便于本行业内了解情况的群众监督举报。同时,在清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对于一些因客观原因造成的在编不在岗人员采取较为人性化的处理方式。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吃空饷”现象的泛滥,其背后有着诸多深刻的原因。一则,公共财政管理漏洞百出,让“不拿白不拿”之流有了可乘之机;二则,权力的滥用无以复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多栽花少挑刺”等好人主义思想盛行,对其管理的渎职甚至是放纵已成潜规则;三则,查处不严,“雷声大雨点小”式的执法,只能是隔靴搔痒,姑息养奸,难起“杀一儆百”的震慑作用。 根治“吃空饷”,确保其不再死灰复燃,必须标本兼治。一方面,要完善制度建设,堵塞管理漏洞,让“白拿”者无隙可乘;另一方面,要强化权力监督,切实解决权力运行不透明、权力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将“权力老虎”关进笼子里,让其不再窜出笼子助纣为虐。而最关键的,是要运用法治思维,对严重“吃空饷”的行为“上刑入罪”,以法律之绳,捆绑“白拿”之徒的手脚,从根本上让其失去施展的机会。 作为一名公务人员,就应该时刻想着怎样为人民服好务,怎样为国家多做贡献,怎样去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去浑水摸鱼、投机倒把、谋取一己私利。纪检部门应将“吃空饷”背后的相关责任人应一查到底,将背后隐藏得更深的丑恶行为晒于阳光之下,给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