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扶我卡”治不好“扶不扶”的病

时间:2014-06-17 07:57来源: 作者:王传言 点击:
近日,哈尔滨市道里区爱建街道党工委为70岁以上的社区老人免费订制了“扶我卡”,卡上有“请您扶我”四个醒目的大字,还有一份专门标注的声明:被扶者后果与扶者无关,此外还有老人的照片、年龄、病史,背面则是居住地址、家属联系电话等信息。(6月15日 新

近日,哈尔滨市道里区爱建街道党工委为70岁以上的社区老人免费订制了“扶我卡”,卡上有“请您扶我”四个醒目的大字,还有一份专门标注的声明:被扶者后果与扶者无关,此外还有老人的照片、年龄、病史,背面则是居住地址、家属联系电话等信息。(6月15日 新华网)

订制“扶我卡”的初衷很好,那就是为了避免老人倒地之后没有人敢扶起和没有人愿意扶起的困境,尤其是“被扶者后果和扶者无关”的字眼更是刺眼。因为在一个道德水准极高的社会中,对于老人倒地,理应被周围人扶起来。这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基本标志。但是反观现实,各种因为扶起倒地者反而被讹诈的例子比比皆是,人们开始对扶起倒地的人产生疑惑:扶起来的话,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却面临着两种结果;如果不扶起来的话,那就与自己没有关系。在扶与不扶间,人们自然会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扶我卡”其实就是想破解“扶不扶”的难题,将扶人者的责任降至最低。但是,我们更应该清晰看到这样的问题:尽管,在“扶我卡”上写明了免责条款,指出扶人者没有任何责任,但是法律却是讲究证据的,这样的“声明”如果再次遭遇倒地者变卦的话,到时候仍旧是说不清道不明。可见,“扶我卡”远远不能整治好“扶不扶”的病,它只是看到了“扶不扶”的困境现象,并希冀从中获取解决之道,但是却没有戳中“扶不扶”的“七寸”。从根本上说,“扶不扶”是一个道德与法律碰撞的难题,裹挟在扶与不扶之间的人们,看到了太多法律的现实判例,自然会做出一个决定。

在“扶不扶”的问题上,各地其实出台过各种措施整治,比如设立见义勇为的基金会,如果遇到扶人者被讹诈,那就动用见义勇为基金进行赔偿。可以说,这样的努力仅仅是亡羊补牢,尽管能够弥补扶人者的经济损失,却难以弥补扶人者的精神创伤。因为这种创伤才是永恒的。“扶人卡”也有着相似的功效,它期望能够将扶人者和被扶者的关系厘清,让扶人者安心去扶人,但是,这也仅仅是没有法律效力的道德高尚的假设。即谁能够预测被扶者就一定能够遵守“扶我卡”上的条款呢?

要治好“扶不扶”的病,道德与法律需要两管齐下。对于道德来说,弘扬社会的文明旋律是主要色调,让人们形成惩恶扬善,崇德向善的心灵。更为重要的是,在法律的天平上,对于“扶不扶”出现纠纷的判决应该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到底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千万不能重现出现天津许云鹤案件的结果,从法律上形成扬善的环境,才能逐渐将“扶不扶”的病治好。(王传言)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就这样日益丰盈:阿来第一本随笔集

作者:阿来

《就这样日益丰盈》内容简介:这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第一本随笔集,向读者全面展示了小说以外的阿来,展示经藏、…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