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第二轮中央巡视十个巡视点中,吉林、安徽、国土资源部、新华社等四个巡视点,共处分了122名官员。其中,吉林1名原副省级官员违规在企业任职,被处理;国土资源部2名正局级官员被免职;新华社没有干部被免职。(6月10日,新华网)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放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改革深水区、社会转型期,物质浪潮席卷而来、利益诱惑甚嚣尘上,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这是为什么,几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是为什么,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力度更大、改作风热度更高。 这就体现在清醒的思想认识和鲜明的价值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第一次集中学习时就语重心长地强调,“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语气之严厉、后果之严重,可谓前所未有。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刚刚就任,就提出“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加强对权力的约束和监督,已经呼之欲出。 这就体现在动真碰硬的力度和坚定不移的行动。十八大以来,二十多名省部级官员落马,打破“级别越高越安全”、“退休即安全”等的神话;截至3月底,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3.3万多起,处理党员干部4.2万多人,人们切实感受到:改作风绝不是一阵风,八项规定绝不是一句空话。 “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领导干部的自律和自觉固然重要,但是反腐的根本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仅需要加强制度设计,而且要让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不可触碰的红线、违者必究的底线。这就需要按照十八届三种全会的要求,落实反腐败斗争的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 “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激荡胸怀,更应转化为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实际行动,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将改作风进行到底腐败毒瘤不去,决不鸣金收兵。(文:云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