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政“一把手”成为贪腐高危群体的背景下,南都记者关注到,本月来,国家海洋局和安徽省先后发声,提出“一把手”将不再直接分管人财物。反腐败研究学者认为,“一把手”不直管人财物的做法将成为趋势。(1月26日,腾讯新闻) “一把手”,顾名思义是指一个有组织的单位的最高领导人。 一把手的基本特征是拥有实际上的人事权、经营管理权、财务管理权和职务、薪资调动权。“一把手”及“一把手”权力的存在,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客观事实。 这些年,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腐败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主要领导干部,有的还是高级干部。据统计,在所有受纪律处分的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干部中,一把手的比例占总数1/3以上;在厅局级以上干部中“一把手”的比例更高。这说明,对“一把手”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 其实,在现实的官场中,一些领导干部,片面强调“一把手”的权力,搞家长制、个人说了算,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个干部的前途命运,大笔一挥就可以开支国家巨额资金。一些领导以“为本单位干部群众谋福利”为幌子,打着“开源创收”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旗号,巧立名目,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以“集体决策”为挡箭牌,明知故犯,大搞权力腐败。企事业单位的一些管理人员,打着推动内部激励机制的旗号,干的却是使个人谋取非法利益制度化、合法化的勾当。 2013年12月,中央纪委监察部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内容时,在其官方网站刊文阐述如何制约和监督“一把手”行使权力。文中提出,应适当分解“一把手”的权力和责任,减少对具体事务的插手干预,肯定了地方在“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财物制度、末位发言制度方面的做法,认为“值得借鉴”。 正如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所讲:“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一把手”之所以占腐败的比例如此之重,也正是因为权力,权力过重而没有约束,必然会失重,最终滑向堕落的深渊。因此,笔者认为,地方“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财物制度、末位发言制度方面的做法,非常值得肯定和借鉴。 笔者认为,:“一把手” 不直接分管人财物不等于甩手不管,但要切实做好“一把手”权利的公开透明还需强化人民的监督。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的一种直接方式,具有其他监督手段无可替代的作用。要创造条件、拓宽渠道方便群众监督,坚决消除各种人为障碍,严肃惩处打击报复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只有真正将“一把手”权力公开透明,让他们没有机会腐败,才能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牢笼,才能真正将权利在阳光下进行。(刘洛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