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使用公车仍为违反八项规定重灾区。初步统计,在本次通报的237件案件中,有50多起案件涉及违规使用公车。其中,陕西通报的13起案件中,有9起案件为违规使用公车,如陕西西安市棉花公司党委书记、经理,违反公车管理规定;陕西咸阳市三原县城关镇卫生院院长,违反公车管理规定。在山东通报的33起案件中,也有14起案件涉及违规使用公车。(5月13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众所周知,公车私用一直存在三个“三分之一”的现象,即办公事占三分之一,领导干部及亲属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公车私用本身就是一种腐败,其危害不言而喻,不仅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增加了公共财政的负担,还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党员领导干部的自身形象,更是严重有损了党委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事实上,公车改革已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1994年党中央就出台了《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的通知。现今,公车改革再一次被推向了舆论的高峰。党中央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提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这一《条例》的出台正当时,更是遏制“车轮上的腐败”的又一重拳。 虽然,在公车改革工作的推进历程中,各地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昆明启动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专用卡定额包干管理、广州为公车装上GPS以及为公车帖上统一标识等等,这可以说使尽浑身解数,招数层出不穷。按道理说,这么多的举措,公车私用问题早就不应该成其为问题。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从本次通报的237件案件中,有50多起案件涉及违规使用公车,涉及的都是党政领导干部。究其缘由,就是因为公车太多、管理混乱,缺乏相对细化的制度和有效的监管。 所以,要彻底根治公车私用这一违反“八项规定”的重灾区,必须对症“出狠招、下猛药”。首先要敢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断健全公开监督举报渠道,严格落实问责机制,将问责的鞭子打到违规者的“痛处”上;其次就是要严格规范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统一放置、统一管理,严格落实公务用车使用审批登记管理制度;再次就是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公车监督机制。给所有公务用车贴上公务标签、公开监督举报电话,真正将公车身份置于大众眼睛监督下使用,给权力套上了“紧箍咒”。这样一来,公车私用必定得到有效的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