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改革公务用车制度,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公车取消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出行、工作会发生哪些变化?他们又是如何适应的呢?记者采访了几位车改亲历者,倾听他们的车改故事与真切感受。(5月7日 人民网) 公车改革的口号在我国体制是已经“呐喊”了许久了,但是收效是如何的,大家也是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气息存在。这样的情况其实不能说是我国的体制内的一种不负责任,只不过是在社会发展的进程道路上面,有些许的坎坷而已,在对待公车改革的道路上,应该明白其任重道远的艰难性,同时也要对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从近期媒体曝光的在公车改革的道路上,领导干部们发生的本质性的变化可以看出,其产生的影响还是很深远的。在过去,有些工作人员下班顺便接个孩子、买个菜之类利用公车,这样的事情或多或少存在,现在使用公车都需要事先登记用车原因、用车时间,这样的手续繁琐,就给很多人的“方便”增添了一些麻烦了。所以他们会在上下班的时候都是驾驶私家车,公车私用基本没有了。 同时还有的情况就是在公务车改革后,很多地方政府部门也都在实行“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措施,接了地气、养了民气。虽然说这样的推行方式还在不断的深化和落实当中,也谈不上有多大的成绩,但是只有坚持下来了,才叫真落实,群众才认可。 还有的地方对于公车的使用是更加的严苛的,除紧急情况外,镇街干部下村进社区不再安排小轿车,并严禁租用营运性车辆下村进社区,严禁行政村和社区派小轿车接送镇街干部。对违反制度规定的干部,区纪委将按纪律处理。这样的规定就是在给我国的领导干部们敲一个警钟,当官不是让你们来享受的,更为重要的就是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有些领导说,通过这样的公车改革,给他们找回了一种回到当年下乡骑自行车的感觉,但是笔者认为,这只是你们的一种错觉。没有了公车,不代表你们的任务不开展,没有了公车,不代表你们操心的事情就少了。相反的,在节奏如此快步的时代里,群众对于官员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的,在这样的基础之上,领导干部自是需要更加的用心了。(唐糖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