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2006年3月,超声科的B超人次突然由上月的2314次增加至3032次,增长幅度高达30%,之后数月均在3000人次上下浮动;再比如:2007年,政府出台惠民政策,病人检查费用大幅减免,但超声科的收入却不降反升,比上年增长45%。 对于这种不正常增长,兰越峰称之为“异动”。据她透露,每次异动背后,往往都意味着医院出台了新的力度更大的“联动”政策,以进一步鼓励临床医生开单。 在这些政策中,最极端的一种是“双算”。比如是临床科室开出的检查单,既算超声科的指标,又算开单临床科室的指标,这等于医院管理层鼓励临床医生开单,联动效应更加明显。如此一来,医院在取消了由检查科室给临床开单医生回扣和提成的政策后,经济效益反而“飞跃”。 值得一提的是,超声科的“阳性率”指标也出现“异动”。阳性率指的是病人检查结果中阳性比率,通俗的说就是在病人所做检查中查出有病的比例。阳性率指标是管理者为防止临床医生对病人滥作检查而采取的一种考核手段。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在2002年,绵阳市医超声科的阳性率稳定在43%-46%之间,然而到了2003年,却突然增至约60%,但病人检查人次却跟上年水平相当。到了2006年,阳性率更是普遍达到70%以上。这一年病人做超声检查的人次,要比2002年多出将近一倍。一方面检查人次多了,另一方面阳性率却不降反升,个中原因何在? 兰越峰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卫生部门对医院阳性率的考核标准更高了。超声科为了达标,不得不“人为”提高阳性率,比如,会把妇产科体检的孕妇的超声检查都统计为阳性。因为阳性率如果不达标,科室会被扣分,职工绩效工资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在院长王彦铭领导内,绵阳市医的创收突飞猛进。仅在2010年至2012年三年间,业务收入就翻了一番。不过,在绵阳市医纪委书记谢一民看来,绵阳市医收入的增长速度与其他医院“差不多”,目前其收入总水平在绵阳仅排在“五六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