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英国首相卡梅伦正在中国访问,用意十分明显——无利不起早,为经济利益而来。所以他带来了一大群英国企业家,在中国也主要为了会见一批成功的中国企业家。会见中国领导人反而显得像陪衬。给中国国家主席带的礼品与足球有关还算说得过去,给中国总理送传记则更有应付之嫌。
根据本人长期的了解与观察,英国人在欧洲人当中属于聪明之极的,同时又是实用之极。德国人聪明,但僵化;法国聪明,却过于浪漫,容易耽误正事;意大利人的聪明则堪称典型的小聪明,所以只能跟着他人后面跑,当个纳粹都只能是老二。英国人却始终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与实用精神抓住一切机遇在这个世界上获利。
欧洲的文明史其实很短,中世纪之前一直在黑暗中“摸着石头过河”——朝廷忙着跟邻国打仗,海盗们忙于航海探险。只有英国的“工业革命”才结束了欧洲的“黑暗时期”。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一场机械革命,英国人通过对各种机器的研发和应用迅速获取巨额红利。如果不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各殖民地解放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让美国趁虚而入的话,
英国曾经因为所侵占的海外领地遍布全球而被称之为“日不落帝国”,但是也正是英国有计划地实行了非殖民化,彻底摆脱了历史包袱,迅速走上现代国家道路。这种聪明是其他欧洲殖民国家无法比拟的。正因为如此,庞大的英联邦才能始终得以维持至今,给英国继续带来“红利”。有人可能会说英国派舰队远征福克兰群岛那场“英阿战争”很殖民,但是英国那是算好帐才干的。“骆驼瘦死比马大”,英国在弱打阿根廷这样的军事小国应该是胜券在手。撒切尔这一仗的确打出了国威,让全世界刮目相看,也使英国在与美国的交往上赚了几分。从那时起,每当有大战,美国都会毫不犹豫地让英国跟进“捡漏儿”。
即便是在“炮舰外交”时代,英国也表现得与众不同。英国很少单枪匹马地侵略他国,遇事总喜欢拉上几个同伙替自己挡子弹。到了当代,英国更是充分利用从“老弟”变身老大的美国,凡事都跟在美国后面低成本地“吃香喝辣”。从英美关系上可以看出英国人实用到了极致。只要有利可图,当年的“老子”愿意心甘情愿地给“儿子”当“老弟”。
中英关系红利
在与中国的关系上,英国人这种聪明劲儿发挥得淋漓尽致。“鸦片战争”时英国仗着国力超强,从跟中国的交往中大获其利,到了“八国联军”时英国人就主要靠利用别人来挡子弹来牟利了。最显示英国人聪明和实用的当初中国内战时期了。当时英国人早已看透国民党政权的本质,只用空话来应付国民党,等着它垮台。新中国成立一年后,英国不顾西方齐心一致地制裁和封锁中国,独自与新政权建交,使共产党中国一直对英国人另眼相看,英国获益匪浅。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英国人充分利用自己率先开展与新中国交往并保留香港殖民地的优势,大发横财。许多英籍港人利用他们的特殊身份和优势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在“香港回归”问题上,英国本想利用香港再搞些名堂,后来看中国态度坚决立即180度大转弯。香港回归后,英国利益不仅没有受到损害,反而名利双收,使两国关系进一步密切。几十年来,虽然中英关系有时会受到国际大气候或中美关系影响,但大体上看,英国始终保持“盈利”状态。
改革开放后的“英语热”自然让中国人对英国人的印象迅速改观,英国企业和商人在华投资经营一直比较顺利与中国人在官方推动下“狂学”英语不无关系。英国在华投资和企业数量都不少,但大多很低调,大多数英国企业连广告都“舍不得”做,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盈利。
虽然“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之类的历史事件让英国人的形象大打折扣,但中国人对英国人的印象总体不坏。英国人基本上给中国人以“文明人典范”的感觉。中国如此,到了其他英联邦国家或者说前英国殖民地,英国人的形象往往都很好。当年在孟加拉国常驻时,我常去参观孟加拉国国家博物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悬挂在“世界名人厅”里历届英国总督肖像被置放在很显眼的位置。我对此感到很惊讶,曾经问过一位当地朋友关于英国殖民者的印象和评价。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英国人给我们带来了文明。”
虽然我能够理解这位孟加拉国朋友的意思,但我对这种说法至今仍然耿耿于怀:相对于“四大文明”之一的古印度(南亚次大陆)文明而言,英国“文明”算得上什么?
“消失”的“伦敦音”
熟悉英国和英国人的话,你一定会发现自己基本上没见过几个英国人。即使到了伦敦,你也碰不上几位真正的英国人。事实上,大多数英国人都不在大都市,而是生活在乡村小镇,他们也很少有几个讲“女王英语”的。更进一步讲,对我们这种英语专业的中国人而言,当我们听到真正的“伦敦音”却很想笑出来,因为听着是那么的别扭,像是遇到了怪声怪气的女巫。我们这种年龄的中国人当年大多跟着“灵格风”学英语,后来实践中却被美国口音折磨得面目全非。如今在中国英语界(包括我们这种英文媒体人士),有几个讲或写标准英式英语或美式英语的?哪个不是“洋泾浜”、“混合式英语”。在很长时期里,中国教育界深受“许国章英语”的影响考卷以英国英语为标准,还得大多数英语学生大丢其分。最近这种情形才有所改变。这件事一直让酷爱英语的中国人蒙在鼓里,不知道都是英国人的实用主义做的“恶”。
在语言问题上,英国人过去跟其他欧洲人一样,自然一百个瞧不起粗俗的美国人,但是后来看着美国横行世界,干脆低下了高傲的头颅,跟着操起美音来。现在英国年轻人讲话的用词和表达方式更接近美国人。这是两百年前美国人闹独立时万万想不到的。改革开放初期,不知就里的中国人一本正经地继续沿着“许国章的道路”前进,结果我们当年毕业后不得不重头学起,认真地研读本来瞧不起的美音。谁能想到,当年我们上大学时,还曾经因为学校计划用以美国英语为基础的“上外课本”取代许国章课本,举行过相当规模的抗议活动。
现在想想,主要是因为那时的我们还很少接触外面的世界,自以为是地认为英国英语是正道,美国英语是邪路。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在煤炭系统,长期参与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工作。第一次跟美国代表团谈判时,我对自己的英语几乎感到绝望,因为美国人讲的、写的英语跟我们学的差异甚大。幸亏我醒悟得快,用了几年时间才勉强转过来。尽管如此,后来到社科院研究生院攻读“英语采编”研究生时,我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比刚刚从北外本科毕业的同学们存在明显差距。如今已经是《南华早报》总编辑的王向伟同学那个时候刚从北外毕业就考进来了。他在大家眼里属于“神级”人物,写的作业篇篇都是范文。
有趣的是,中国人改革开放初期只对美国感兴趣,“出国潮”、“出国热”、“留学热”基本上就是“赴美热”。到了后期国人才开始更加重视起英国来。毕竟从历史、文化或者文明的角度上看,美国不过是个“山寨英国”,美国英语夹杂着欧洲各种语言,粗俗不堪,但却简单易学。回归英国其实是找到了英语文化的根。英国就这样再次引起了中国人的兴趣。
“疯狂英语”可以休矣
“全民学英语”浪潮几乎占据了整个“后三十年”。在官方各种政策的推动下,中国人几乎到了宁要英语不要汉语的地步。中国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求职晋升需要靠外语而非母语的国家。
举个例子来证明那个时期英语热到了什么程度。80年代家家户户学英语,收音机电视机里播放着各种各样的英语教学节目。我本人和弟弟都是学英语专业的,父亲早年北大学法律时英语教材是传说中的“许国章”,虽然后来到哈外专学专业俄语,但他老人家的英语也很了得。我们家里自然整天听的看的当然也都是英语节目。在这种“英语高压环境”之中熏陶的母亲,虽然她老人家初中都没毕业,但到了80年代中期,她已基本上能够听、说常用英语上百句了。
“全民学英语”始于改革初期。严格地讲,“疯狂英语”百姓没有责任,责任在上面。实事求是地讲,“全民学英语”对改革开放来说十分必要。如果没有“全民学英语”,中国的改革开放步伐不可能这么大、这么快。
现在问题来了。“全民学英语”的结果是:国人英语学得不错,但却忽视了母语的教育,使母语应用出现了危机。简单讲,现在的年轻人会英语的不少,但能正确书写母语的却不多。现在是网络时代,许多人写论文、写文章很省事,从网上搜出来直接拷贝就得了。结果可想而知。
本人以为,“疯狂英语”必须到了叫停的时候了。首先,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改革开放程度都与30年前大不相同;其次,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外国人学汉语早已形成热潮。如今遇上外国人,不等你跟他讲英语,他先蹦出一串流利的汉语来。第三,中国人在海外人数大增,会汉语的外国人人数大增,都使得中国人讲汉语也有可能“走遍天下”了。第四,“疯狂英语”使得国人的母语水平大大降低,到了该“拨乱反正”让国人回归母语的时候了。连母语都讲不好、写不好像话吗?
总之一句话,国人必须尽快改变母语学习和应用的现状,不然的话,再过几年,外国人的汉语水平很可能超过中国人。这不是开玩笑!有一件事可以从侧面印证这一点,即中国人的英语水平如今在世界上算高的,各国大学里教授英语的中国人大有人在。我们平时遇到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时,也常常会发现对方的英语似乎问题多多。原因很简单,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语言研究与教学。在大多数国家,只有立志从事语言学研究和教学的人才会学习语言学专业或外语专业。记得80年代我第一次去美国时,遇到的美国人都对我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感到很好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