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GSK事件”,包括很多媒体和医药行业同仁在内,都在对这个事件本身非常关注,我们也认为GSK行贿绝对是严重违法的。但是从这个非常具有“轰动效应”的事件中,我们又该有怎样的追问和反思呢? 借鉴上次上次发布的《十问广东基药增补为什么?》受到了行业广泛关注、在天涯论坛上有近千人跟帖的火热现象,这次微信公众平台mic366再度对GSK事件进行发问,也期待大家共同参与:
一问:截止目前从媒体披露本次GSK事件的信息中,为什么有关部门只抓行贿人(披露出来的),没有抓受贿人(没有披露),难道行贿者犯法该抓、拥有权力者的受贿就合法不该抓?
二问:为什么政策制定者们不深刻反思,近年来,包括医药行业在内的很多行业,商业贿赂似乎愈演愈烈,究竟是企业的发展环境在变好还是在恶化?是改革在进步还是在倒退?
三问:如果按十八大要求做到了“规则公平、权利公平、机会公平”,GSK为什么要行贿,企业需不需要行贿?类似GSK的更多医药企业、其他行业的企业为什么要行贿?这些企业自己口袋里钱难道装不下,吃饱了撑得慌,非要行贿才舒坦?为何医药行业老是丑闻不断?不管国内企业还是外企都在商业贿赂问题上栽过跟头,是制度问题还是医药行业本身存在问题抑或个别企业的问题?
四问:为什么容易发生行贿的行业(企业)总是所谓具有特性的行业,总是不可避免地要接近权力甚至讨好权力。通常都是和集团采购、特别是政府采购或类似政府采购等息息相关的行业,如医药、通讯、计算机硬件、PC、房地产等等领域?世界500强外企在中国涉嫌商业贿赂的丑闻,GSK并不是第一桩。
五问:为什么市场化程度高、创新能力更强的行业,比如自由竞争的互联网行业,却鲜有贿赂门出现。似乎鲜有人听说过Google、Facebook在中国爆过类似丑闻吗?相关部门行政管制少的行业,似乎连爆丑闻的机会都木有,因为他们和权力互不喜欢。
六问:为什么世界500强企业在欧美等国家罕有贿赂丑闻,到了亚洲就不能免俗?究竟是他们太坏,还是制度环境使然,还是是道德差异?是亚洲的文化心理环境使然还是其他因素在起推动作用?是执掌权力者太贪婪,还是企业钱太多花不出去、想行贿好玩?
七问:规则的制定者们究竟是在维护公平正义,还是在破坏公平?为什么某些企业搞好药品定价要行贿?为什么某些企业药品进入医保要行贿?为什么某些企业药品中标要行贿?为什么某些企业药品进入公立医院要行贿?跨国药企产品终端价格是直接成本价几十倍、上百倍的“定价规则”谁制定?包括GSK在内的诸多企业的巨额贿赂费用最终由是谁消化?一年有多少贿赂成本转嫁到广大患者身上?
八问:类似GSK等医药企业,为什么要把药价30%或者更多比例的钱贿赂给医生,且主要为政府重点扶持的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公益性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或外资医疗机构贿赂现象为什么没有或者很少?对公立医疗机构行贿究竟是行贿者的无奈,还是受贿者的贪婪?还是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使“劣币驱逐良币”使然?
九问:出事的上海临江旅行社仅是给GSK提供“黑金”服务,他有木有更多的其他客户?国内的旅行社或提供类似服务的机构究竟还有木有,其它的都是谁?
十问:抓出一个GSK,对“杀一儆百”就能“以儆效尤”?中国医药市场的贿赂潜规、虚高药价、利益黑洞靠“冰山一角”的打击就能“药到病除”?为什么医药行业一直是国家治理行贿受贿重点行业?难道这个行业存在极大问题,仅仅是医药行业本身的问题吗?
再问:本次GSK的贿赂门事件,究竟应该给谁敲响警钟?给所有企业敲响警钟,制度环境不改变以后应把贿赂作的更加隐蔽以免被抓?还是给高举公益性大旗,实质却是变相垄断、部门权力膨胀、改革停止不前甚至严重倒退的医疗体制敲响警钟,该真正的推进改革了?还是给制度设计者们敲响警钟,如十八大的要求,政府应简政放权,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公平正义,真正该如何设计制度以及创造怎样的环境,来促使医药行业走向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