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拥有一定资产的能人、富人走上村干部岗位,曾被当成发展农村经济的捷径,在江苏乃至全国遍地开花。然而,在“老板村官”为农村面貌带来改变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今年5月,南通海门明星村官叶剑生疑因身陷债务纠纷服下化学物品。时隔两个月,常州也发生类似情况,一村支书因身缠巨债与外界失联。 选拔致富能手、回乡能人担任村(社区)干部本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些被群众俗称为老板干部、老板村官不但有利于改善农村队伍结构,有利于更好地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有利于更好地为民办实事,还可在新农村建设、扶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但往往事与愿违,个别“老板村官”因身缠债务或其它原因突然“失踪”。“老板村官”干了什么?跑路去哪儿了?农村基层干部选拔、监管难题亟待破解。 作为有威信、有经验,被视为致富“领头羊”的“老板村官”,本应用自己聪明才智带领村民致富小康,却精力分散,在自己的“致富业务”上花的心思多,村务管理上花的心思少,许多具体村务只是交给其他村干部去办,不是一年到头群众难见一面,到头来惹下身缠巨债跑路玩“失踪”的祸端。这些“拍屁股走人”愧对于组织和村民信任村官在群众中还要多少威信?如何得到老百姓拥护? 个别“老板村官”从政动机欠纯。尽管不少老板是抱着致富群众、为民办事的目的来当村官的,但也确有一些人虽然有能力,但德行缺失,他们的政治参与是带有极强功利性的,甚至当上村官是为了以权谋私,想方设法为个人谋取非法利益的。如果监管的不到位,再加上官员自律不足,难免会有一些企业家村官在任职期间,发展了个人企业,壮大了个人经济,表面上看地方经济有了起色,但却对当地村民无益,对此群众当然反感甚至憎恨。 身缠巨债的常州“老板村官”跑路现象只是个案,我们既不能以偏概全,否定其积极的一面。尽管陈某的债务和当地政府毫无关系,但也不能盲目乐观,忽视其消极面,因为亦官亦商的双重身份恰恰是酿下这种悲剧的重要原因。要想遏制住“老板村官”跑路这种现象,不能事后简单只问干了什么?哪儿去了?首先需要从政动机、思想品德等方面认真考察,还要从多个层面对村官进行考量,不能仅仅只看能力和绩效,对选举流程实施有效的监管,在重大村务决策及财务方面,实行公开透明政策;同时亟待纪检监察和组织部门从健全机制入手,注意教育引导,强化监督管理,兴利方能除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