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报3月8日消息,瑞丽市一名参观者在自己原领导贪腐案展板前驻足良久,沉默不语,离开警示教育基地时感慨万千地表示,回去后一定要写一篇观后感……这是云南省党员领导干部在省警示教育基地接受教育时的真实一幕。 与以往开展的警示教育不同,“零距离”成了云南纪检监察机关抓警示教育的关键,警示教育基地通过环幕《腐殇》、古今中外、重拳出击、高层腐败、重点领域、执法犯法、基层腐败、行为失范、人生“七笔账”等板块对腐败分子的堕落轨迹作了图文并茂的展示。将离基层较远的贪腐案例调换为发生在干部群众身边的违纪违法案件,以案说纪、以案释法、以案施教,让贪腐案件不再仅仅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让距离感不再成为我们置身事外的理由,让贪腐行为不再有种“朦胧美”的诱惑。 党中央为推行廉政建设在加强领导班子思想建设中开展“四项教育”,而警示教育成了关键动作之一,其目的是希望通过曝光大到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等大老虎到基层党支部书记、文书、会计等小苍蝇的贪腐行为,让党员领导干部们意识到何为可为?何为不可为?以达到警钟长鸣。可为何仍有心存侥幸之人在外“肆意妄为”,以身试法?原因很多,教育常有,而诱惑也常在。各地贪腐严重度直接反应廉政教育抓得牢不牢?实不实? 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人生来就是贪官,走上贪腐之路多是因职务升迁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造,或是受周围纸醉金迷,觥筹交错,杯盏尽欢等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亦或是对追逐权名利的“朦胧美”而产生的快感欲罢不能,致使其在朦胧中迷失自己,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迈向贪腐之墓。“零距离”教育更多的是跳出传统教育模式,变集体学习为个体自学,变被动式完成任务为主动接受洗礼,学习的灵活性,宣传的立体性,案件的普遍性和广泛性,更容易让大家拨开贪腐的朦胧面纱,抵制诱惑,看清事件本质,更容易让大众感同身受,在生活、工作的细节末枝中尽早检视自己,随时反省自身,及时刹车止步。 不得不说,云南省的“零距离”教育不失为抵制诱惑的强心剂,止欲遏贪的“清醒剂”,相信这只预防针打好了,定能让大家看清来时的路,找到最初的自己,明确未来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