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一份审计报告的出炉,让宁陕县上街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开发合作方之一伍某大吃一惊。多份证据显示,他的合作伙伴“秦地实业”从成立初期,一直有当地公职人员及亲属参与其中,多名干部合计“借钱”230万给该公司,还有身为政府工作人员的干部亲属在该公司兼职等。这一切,让这家公司陷入漩涡之中。 近年来,党政领导干部“亦官亦商”现象逐渐增多,而且多数是因其他案发,才“拔出萝卜带出泥”地被揭开深层内幕。更让公众无法接受的是,随着媒体调查的深入,还发现开发商背景复杂,有多名党政干部的亲属是股东,公司未注册,也无资质,却拿到了项目,县上公职干部和亲属均争抢着为地产商“借钱”,上亿的政府办公项目居然指定其为开发商,说好的经商公平到哪里去了?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角色是制定和执行交易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如果党政领导干部入股公司,必然会凭着权力影响政府的决策,以谋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对自己倾斜。目前商业上的一些霸王条款、垄断和变相垄断市场,以及公民在接受政府公共服务时,被迫购买某些指定产品等,有迹象显示均与“官商一体”存在密切关联。 尽管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制定了大量禁止公务员经商、兼职的规则,但多数内容重叠,甚至有些前后矛盾,并没有真正发挥约束领导干部行为模式的作用。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正如秦地事业一般,作为官员我不经商,我只是借钱给地产商,你的制度管不了我。 私以为,商人当官也要有明确的规范。基本规则是,官就是官,商就是商,二者不可兼得。当前,应当对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经商情况,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对有腐败行为的坚决查处,对有经商行为尚未严重腐败的,在进行纪律处分的同时,应要求离开官位,或限期剥离商人身份。如果企业主想从政,就应与过去的企业彻底‘切割’,并将财产及公司情况登记备案。法律和政策落实,必须遵循权力的逻辑,外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权力制衡,让官员不得不在政治生命和驰骋商场之间做出二选一,才能令人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