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我国各项改革按下“快进键”和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社会各方面都显露出“新状态”——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选择也不例外。近期媒体报道了《清华毕业生逾半不留京,北京户口需求不再迫切》的消息,其中谈到:清华大学毕业生京外就业率连续3年突破50%,2015届毕业生选择京外就业的人数还会增加。而在10年前,80%左右的清华毕业生选择留在北京。 面对清华大学公布的这个数据,有人感叹“毕业生终于不再扎堆‘北上广’”。显然仅拿清华大学一所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做样本,得出这个结论不免有些武断。不过,在某种程度上,从之前的80%左右选择留京,到现在的超半数京外就业,仅仅10余年,清华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的重大变化,的确是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观转变的一个侧影。 一方面,10年来,中国经济总体运行状况向好,一系列有关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相继出台。各地区各城市的产业结构、福利保障、人才引进政策在竞争中得到进一步优化,区域间经济水平差距逐渐缩小,由此创造出的就业平台和就业机会趋于多样和均等。某种程度上,“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不再是财富、机遇、身份、资源的典型象征,“只要是金子,哪里都能发光”的经验越来越被实践证明并成为现实。 另一方面,在总体经济环境良好的现实下,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不曾停歇,而大学毕业生群体面临的就业压力却并未出现明显好转。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李克强总理还谈到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有749万人,为历史最高,并要求“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 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扶持、各地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中西部地区对人才的需求量大,福利待遇好、各高校及时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以上主要外部因素的合力,影响并作用于大学生个体,最终促成大学生个体在就业地域和产业的选择上出现变化。而就业选择变动,首先是就业观念的转变。拿清华毕业生逾半数不留京一事来说,固然与清华大学本身的专业构成、北京市人口增速控制指标、城市生活成本、生态环境质量等因素相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仍是个体在综合权衡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做出的理性决定。 众所周知,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只有流动起来,合理分布开来,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机遇和财富,为经济提质增效持续“供热”。从之前的一味扎堆、“非‘北上广’不去”,到如今哪里有机会、哪里有平台、哪里能实现自我价值就去哪里,大学生群体就业选择的变化,不能被简单看做只是某个个体的决定,这背后实则是一幅国家整体改革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脉络图”。所以,变化已经发生,改革发展的脚步仍需坚定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