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节赏月一样,千家万户放鞭炮似乎也成了春节的标配,且古已有之。可从一些诗词里觅得痕迹,比如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晁补之的“五更催驱傩,爆竹起,虚耗都教退。交年换新岁,长保身荣贵”;陆游的“前村后村燎火明,东家西家爆竹声”。古代文人笔下的爆竹,记叙了习俗,抒发了情怀,此时的爆竹具有深刻意象。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排斥放鞭炮、厌恶鞭炮声,甚至欲禁之而后快。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实行烟花爆竹禁放的城市有138个,其中省会城市5个,地级市30个,县级市103个。出台限放政策的城市536个,其中直辖市4个、省会城市19个、地级市111个、县级市402个。按照这趋势,会有更多的城市禁放、限放鞭炮,这似乎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简单禁限鞭炮并非终点,一些地方已从源头扎紧口袋。据悉,目前全国已有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福建、广东、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16个省(区、市)完全退出了烟花爆竹生产。241个设区的市、2561个县(市区)退出烟花爆竹生产。对于靠生产鞭炮养家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个不幸的消息;对生产鞭炮已成产业化的相关地方来说,这是痛苦而艰难的抉择。 鞭炮似乎越来越不受待见,究其因,与它所带来的巨大污染有关。一项实验证明,燃放1个鞭炮足以让10立方米内的PM2.5严重爆表,鞭炮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还会直接对人们身体造成危害。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的今天,燃放鞭炮导致空气急剧恶化,已令人深恶痛绝。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不准生存鞭炮,更不准任性燃放鞭炮,貌似苛刻,不近人情,实则符合环保逻辑。四面霾伏,再放鞭炮,不是雪上加霜? 其实,燃放鞭炮岂止带来污染?几年前有一组数据称,某年春节期间,全国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人身伤亡事故高达1487起,造成1452人伤亡。这是看得见的伤亡,因空气污染加重病情,恐怕难以量化。放鞭炮很危险,生产鞭炮呢?有太多悲剧证明,鞭炮厂家一旦发生事故,伤亡惊人,有些家庭作坊甚至全家死亡。而且鞭炮运输过程中出现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也不是孤例。 此外,放鞭炮还造成难以统计的财产损失,以及给环卫工带来巨大的工作量。据报道,2014年的年初五,上海有1.8万多名环卫工人一夜未眠,在马路上清除了烟花爆竹垃圾近1000吨。也许有人会说,清除垃圾本是环保工的本职工作,问题是平白无故增加偌大工作量,这是对环卫工的不尊重。 鞭炮确实该退出舞台了,起码在春节期间应少放或不放。放鞭炮无法两个用处,一是制造喜庆气氛,二是辟邪、驱鬼。比如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刘禹锡也在诗中说,“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苏轼也说过“爆竹惊邻鬼,驱傩逐小儿”。如今,烘托喜庆氛围的方式多种多样,根本无需烦劳鞭炮。至于驱鬼,已无必要。 过一个没有鞭炮的春节,过一个神清气爽的春节。无论日常生活还是政治生活,少一些雾霾都是好事。春节即将来临,多名“老虎”被双开,浙江一名省部级官员落马,打破了诸多惯例。反腐不停步,政治更清明;鞭炮少燃放,空气更清新,岂不是人生快事?期待越来越多的地方不再依赖鞭炮产业,更期待公民形成不燃放鞭炮的自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