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要打破高校做“文凭生意”的算盘

时间:2014-12-19 06:37来源: 作者:熊丙奇 点击:
教育部近日透露,共有61所高校在一年内申报增设7个以上新专业,其中黑龙江科技大学申报在2015年新设立56个本科专业。《了望》新闻周刊记者对此调研了解到,近年来我国高校专业扩张形势严峻,“专业大杂烩”、“管产不管销”、“热门专业冷就业”等现象突出。

教育部近日透露,共有61所高校在一年内申报增设7个以上新专业,其中黑龙江科技大学申报在2015年新设立56个本科专业。《了望》新闻周刊记者对此调研了解到,近年来我国高校专业扩张形势严峻,“专业大杂烩”、“管产不管销”、“热门专业冷就业”等现象突出。(《了望新闻周刊》12月15日)

一边是大学毕业就业难、某些专业前景惨谈,一边是高校快速新增专业——有的新增专业,在第一年就招收上百名学生,这是一种十分畸形的现象。而支撑这一现象的是“高校文凭生意经”。要让高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必须打破现在的国家授予文凭制度,引导高校按照社会需求、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为前提,进行专业设置。

高校设置专业,通常要考虑两方面需求,一方面需求,是社会人才需求,即所培养的学生能否受到社会欢迎;另一方面需求,则是考生报考的需求,即开设专业是否有人报考。通常,在健康的教育环境中,这两方面需求是统一的,如果社会人才需求旺盛,考生报考也会踊跃,反之,如果一校某专业培养的人才,社会评价低,不受社会欢迎,无法找到工作,那么,报考学生也会减少。

但在我国,这两方面需求,却并不一致,一些就业十分困难的专业,却不乏学生报考。原因在于,报考的学生,在乎的是一纸文凭,并不是获得多少知识和能力,甚至能不能找到工作,也是今后才考虑的事。像艺术类专业,近年来招生规模扩张迅猛,调查显示,我国各省报考艺术类的考生,达总考生的15%左右,而真正有艺术兴趣的考生仅10%左右,考生之所以选择艺术类,是为了实现“曲线高考”。因此,不管大学的艺术类专业办得如何,只要扩大规模,招生并不愁。

很显然,一些高校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就一心做贩卖文凭的生意,办学也就成了办学店,在新增专业时,并不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对新增专业进行充分的论证,就推出新专业。加之对高校的评价,盛行数量指标,看重规模体量,因此在过去10多年间,我国很多高校都快速新增专业,并借此扩大学校的招生规模。

这种无视社会人才需求和学校办学质量的专业扩张,已经产生恶果——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下降、大学生就业困难,教育部在今年早些时候,专门发布了全国就业率低的15个专业,可是,这还是未能挡住高校新增专业、扩大规模的热情,在扩大规模的办学路上,有的高校已经停不下来。

改变这种情况,根本的办法,是打破高校做“文凭生意”的“如意算盘”,即打破现在的国家授予文凭制度——由于高校授予的文凭是国家统一承认的,因此,有些高校为学生提供的教育,哪怕很低劣,但鉴于授予的是国家文凭,还是能招揽生源,不少考生也是冲着国家文凭去的。尤其是一本、二本院校,更是如此。

只有实行自主办学、自授文凭、学位,学位的含金量由社会专业机构认证、用人单位认可,才能让高校转变办学理念,从目前的追求规模转到追求质量和内涵发展。在开设专业、课程、对人才进行培养时,必须考虑本校的培养特色和质量,那些无法给学生提供高质量教育回报的学校,将很难在自授学位、文凭的教育环境中生存。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提到,要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的改革,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这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应坚定地排除各种既得利益的阻力,打破传统制度的约束,建立新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实现学校自主办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像他们那样——感恩·责任·忠诚

作者:吴伟丽

主要内容包括感恩篇、责任篇、忠诚篇三部分,分别介绍与感恩、责任、忠诚有关的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