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董明珠骂雷军是“小偷”,更像以下哪个故事? A:1903年,密歇根储蓄银行行长跟亨利·福特的律师说,别买福特汽车的股票,因为:“骑马是永恒的,汽车不过是个新奇的潮流,马上就要被人遗忘。” B:1994年,美国硅谷一家开发图形界面浏览器的取名为网景(Netscape)的公司诞生,软件一经推出大受欢迎,1995年即挂牌上市,被认为是划时代的公司,几年后惨被美国在线收购。 任何类比都无法模拟出全部的真相,但如托克维尔所言,历史就像画廊,原作很少,复制品很多。商业的历史往往有惊人的重复。小米是20世纪初汽车时代大幕开启时的福特还是20世纪末硅谷昙花一现的网景?雷军是代表互联网新技术新思维来颠覆传统制造业的雷布斯还是泡沫营销盗窃专利的骗子?你选择A,还是B?估计投票的结果一定势均力敌、难分胜负。 回到这场骂战的核心--专利。没错,董明珠确实有赖以夸口和骄傲的资本。格力称得上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最有竞争力和科技原创力的典范。2013年营业总收入1200.43亿元,净利润108.71亿元,纳税超过102.70亿元,号称中国首家净利润、纳税双双超过百亿的家电企业;技术专利近13000项。董明珠在中企年会上说,格力一年投入研发经费就超过了40亿。“格力拥有的专利,在中国所有的制造业里面排第四。”单是董明珠在中企年会上提到的格力空调无声无风就在网上引来一片赞叹。 雷军的小米呢?成立于2010年4月,至今尚且不足5年。虽然号称“为发烧而生”的小米手机吸引了大批年轻的粉丝以至于一机难求,但小米的定位始终是“一家专注于智能产品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请注意,是互联网公司。其商业模式也号称通过互联网服务而非硬件赚钱。硬件产品专利缺乏从来都初创公司的软肋,小米被指责山寨甚至小偷以及在印度市场遭遇专利封杀也在情理之中。上个月,周鸿祎在一次年会上讲到中国互联网企业两大制胜法宝:一中国人口红利;二商业模式创新。小米到今天的成功也在于此,并非源于原创技术。 但这些并不是我们可以评判这场10亿豪赌的全部,我迫不及待地想分享以下三点全球性趋势与事实: 一、以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新一次创新浪潮正以指数级而非算术级的速度迭代升级,全球组合式、积木式创新成为新趋势。这一判断出自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和安德鲁·麦卡菲合着的新书《第二次机器革命》。作者举例说,Google自动驾驶汽车简直就像是从科幻小说里直接“开出来的”,但Google并没有发明什么新的通用目的技术,内燃机、传感器、数据传输设备、GPS系统都是现成的,他们只是以新的方式将这些技术重组在一起,但无疑他们创造出了一个令人惊喜的创新产品,而且很可能要颠覆一个旧的产业和职业。对于新技术浪潮下的后发企业,这样的重组式、搭积木式的创新机会越来越多。 二、专利是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绝不是保证企业在新技术、新商业浪潮冲击下基业长青的全部。二战时即为美军提供顶级通讯装备的摩托罗拉公司,无疑是一家技术过硬专利丰厚的老牌全球化公司,但如今还不是沦落为被远比他年轻的公司卖来卖去的窘境?诺基亚,芬兰人不愿提及的痛,在巅峰时期的2000年,诺基亚提供了芬兰1%的就业机会,贡献了4%的国内生产总值,如今却被苹果掀起的移动智能化手机浪潮打的鼻青脸肿,手机业务被微软廉价收购。从商业发展史上看,一家企业越是号称技术过硬越容易陷入克里斯坦森所言的“创新者的窘境”,这几乎成了一种“商业诅咒”。 三、从全球商业趋势和实际的专利战来看,专利的问题很多通过企业并购、合资、专利互换等商业化的利益共享的方式解决,专利侵权司法认定并没有严酷到对后来者的创新约束得毫无弹性的地步。“如果你想拥有出色的思想,那么你必须拥有很多思想”。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莱纳斯·鲍林的话反向道出了区别原创与吸收模仿的困难。苹果与三星在全球很多国家打旷日持久的专利战,同样一项专利侵权,美国某州法院与日本东京法院的认定可能并不相同。我听一位曾负责华为法律事务的高管讲,华为会为一项看起来极为简单的设计申请专利,而且是越多越好,这样做既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与竞争对手发生专利战时“打包置换”。 专利永远是小米成长为一家世界级公司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小米有极大的机会通过商业的方式和组合式创新排除障碍走向成功,但能走多远和取得多大的成功,要靠雷军的努力和运气了。 最后揭开我的投票结果:我选择C,第三个版本的商业故事,主角是乔布斯与比尔盖茨--“如果我没有在大学旁听那堂书法课,Mac电脑将不会提供各种字体和字号,自从Windows系统山寨了苹果系统以后,所有的个人电脑都有了这些东西。”乔布斯这段对比尔盖茨的指责讲了差不多二十年,这段指责是是非非的争议也持续了二十年。但无疑,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都开辟了一个伟大的时代,而且没有人能否认他们为这个世界做出的杰出贡献的原创性。 同样的祝福送给董明珠女士和雷军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