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居民的呼声中,南京南湾营公交场站建成投用,总投资550万。2012年11月,该场站进入标准化改造阶段。2013年4月,在进行了近半年的标准化改造后,该场站再次通过验收投用。按照南京公交场站标准化改造监理招标公告上的数据,平均一个场站标准化改造要花300万以上。而两年不到的时间,这个总投资近千万的场站,就要被拆掉。(11月18日,凤凰网) 不得不说,自古以来,为官一方的人都希望能取得“政绩”,获得好名声。但是,当“政绩”被披上“工程”的外衣后,性质却发生了变化。一提起“政绩工程”,人们总是自然而然地把它与“形式主义”、“劳民伤财”、“捞取政治资本”等否定性的评价联系在一起。 显然,这又是一典型的“政绩工程”,才投入使用两年不到的时间,这个总投资近千万的公交场站,就要被拆掉。 当前,很多地方的干部为了个人的“乌纱帽”和“政绩工程”而不惜“重金”打造“政绩工程”, 结果往往是当事者调任了,升迁了, “一走了之”,却将沉重的负担留给“新官”和当地群众。 不得不说,这样做不仅仅是不顾百姓呼声,而且还让政府丢失了诚信。 笔者甚是纳闷,为何总是要重复建设呢?究其原因,大概还是“形式主义”在作祟。一些地方政府,隔三差五就搞“改造”,公共项目屡遭“短命”,根本原因在于相关方面对规则意识和法治精神的严重缺乏,以及对民意的无视。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居然公然反悔,足以见得这些官员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质。面对原有的规划被停建,这也许有城建规划工作的不科学,但相关职能部门的不负责和某些官员的急功近利显然是更重要的因素。 因此,笔者认为,要杜绝此类现象,还得狠抓制度建设,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这些官员的惩罚力度,才能彻底刹住这股不正之风;才能让普通民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发展成果;才能避免更多的项目被他们毁掉;才能避免盲目重复建设和巨额财政浪费。(刘洛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