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县委书记在贵宾厅关闭后不会办登机”的消息广为流传,媒体本意是批评特权取消后,这名河北的县委书记一时难以适应,比“刚进城的农民还懵懂”。就像很多批评不良现象的报道一样,县委书记并未具名,不知是谁,并且,媒体描述说这位县委书记感叹“取消贵宾厅”之后,他“订票、取票、换登机牌等”变得“不问就不知道”了,“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新华网 11月9日) 其实身为县委书记、市委书记这样的重要岗位,大多经过多个地方、多个岗位的历练,决不至于像部分网友们所想象的那养“脑残”和“低能”。其根本原因在于还不够适应当前从严治党风气下的非特权生活罢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也指出,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要标本兼治,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成效,持久抓、见长效,通过立破并举、扶正祛邪,不断巩固和扩大已经取得的成果,努力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全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在新的起点上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的再动员、再部署。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取得的重大成果、积累的重要经验,要把这些成果和经验运用到依法行政中去,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持之以恒地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 从严治党不是一场作秀。从中央和自治区抓规定以来处理的各类案件已经得到证明。从严治党应该成为我们抓作风建设的新常态,也应该成为一项抓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固化下来,这一点必须牢刻在我们各级党员干部的脑海中,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用作风建设,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始终做从严治党的坚强执行者和有力围护者。 要求官员们要主动适应从严治党“新常态”是新时期下的新要求。作风建设好的起步既为我们奠定了好的基础,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理由相信,有着从善如登的思想准备,有着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有着“三个坚持”的系列举措,作风建设一定成为“新常态”,党员干部作风一定“在状态”。(文/兰晓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