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钱不花也能购物?这是真的!”11月8日上午,南宁市新阳中路学校的学生们拿着学校给他们发放的“学分存折”,到“学分超市”里当“钱”花,超市里有学校从教育经费中支出购买的各种图书、文具、球拍、棒棒糖等奖品,学生们凭学分就可以兑换。(相关报道见本报昨日A1叠8版) “学分超市”的弊端十分明显。其一,遵守行为规范、好人好事、成绩优秀与“存折”上的“学分”挂钩,其出发点和动机带有功利性,其二,许多应当做到的行为规范、举手之劳的好事,都能得到相应的“学分”,这就容易让好事贬值,对校园风气会有负面影响。 “学分超市”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那就是建立良好行为的回馈机制。然而,这种回馈机制,应该是让“好人好事、文明礼貌、成绩优秀”得到普遍的尊崇,从而成为价值取向,最终形成人人都积极向上的风气。显然,“学分超市”是一个悖论。一方面,它鼓励倡导精神上的追求,另一方面,这种追求又要靠物化的诱惑去激发,那就有可能让精神文明商品化,这对孩子是有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