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贫困同学,上海3名中小学生近日捐出了自己10余年积攒的50万元压岁钱,用于设立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青春之光爱心专项基金”。“00后”、现年14岁的魏琮泰也由此成为上海最年轻的慈善专项基金主任。孩子捐钱设基金一事,也在网上引发讨论,不少人支持,但也有人提出是不是有钱人的孩子才能做慈善?(《南方都市报》11月9日) 无论是50万元的压岁钱,还是成立专项基金,抑或是上海最年轻的慈善专项基金主任,任何一个情节都足够吸引眼球,此事引发网络围观,实属意料之中的事情。而在众多声音中,有人提出的“是不是有钱人的孩子才能做慈善”,无疑最为另类,也最值得关注。 每个人都有对公共事件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但在质疑之前,必须强调一个事实:该专项基金将用于资助特困家庭的中小学生和自闭症患儿,以及患有视、听等障碍的特殊儿童。目前,已确认15位特困学生和15位特殊儿童将首批得到资助。对于这些孩子而言,他们需要的是切切实实的帮助,所以肯定没有类似的困惑。 严格意义上说,“是不是有钱人的孩子才能做慈善”,其实都称不上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爱心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这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共识。富人可以做慈善,穷人当然也可以做慈善。从来没听说过哪一部法律哪一项制度规定,做慈善还需要门槛的。恰恰相反,在不少慈善事业发达的国家,来自平民阶层的捐款都远远超过了富豪阶层。 问题显然在于,对于什么是“做慈善”,人们往往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之所以有人发出“是不是有钱人的孩子才能做慈善”的疑问,直接原因在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制定的《专项基金管理办法》规定,成立专项基金的“起步价”是50万元。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这是无法企及的制度门槛,也因此,做慈善似乎成了富人的专利,而把穷人排除在外。 与其说这是对慈善的狭窄理解,不如说流露出一种慈善功利主义。通过“专项基金”的形式来从事慈善事业,固然更专业、更富于效率,也更有成就感,但这并不是做慈善的唯一路径,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公众完全通过慈善机构捐款、捐物等其他形式来表达爱心,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尤其是对孩子来说,鼓励他们参与慈善事业,重在培养一种公共意识和奉献精神,而不是比拼父母的财力。之所以有人拘泥于这样一种形式,耿耿于怀于“是不是有钱人的孩子才能做慈善”,真正在意的显然还是“专项基金”这件过于华丽的外衣,而非慈善本身。 尽管在慈善面前人人平等,但我们也必须承认,财富的多少决定了慈善能力的大小,进而也决定了参与慈善的不同路径和方式。对此,在制度层面做出相应的设计和安排,这并非歧视,更不是人为设置高门槛,而是为了更好地管理慈善资金、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吸引更多人的参与。两兄弟的爸爸、专项基金副主任魏宝龙告诉记者,孩子捐赠的事也给自己一些朋友带来了启发,来打听如何设立家庭慈善基金。“我相信,今后中国的家族基金会越来越多,慈善也终将融入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国的富裕阶层参与慈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最大的阻力不是他们缺少慈善精神,而恰恰是缺少有针对性的制度设计。置于慈善并不发达的现实下,公众理当少些争议多些共识,创造出一个更宽容的社会环境,让富人们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