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清理5.5万人,四川清理清退2.8万人,河南清理1.5万人,吉林清理8600余人……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四省已有10万余“吃空饷”者现形。从边上学边领钱的“娃娃官”,到现在虽经几轮清退,但仍触目的数字,“官仓鼠”顽症曝出不少编制管理之乱,更成为侵蚀财政资金的“黑洞”,有的地方追缴资金动辄上亿元。人们关注整治“吃空饷”成绩单的同时,更期待问责能让背后的“操盘手”现形。(9月24日人民网) “吃空饷”是指公职人员,不上班照样领工资,享待遇。根据审计、纪检等部门查处的情况,“吃空饷”者往往脸谱各异,手段更是五花八门,如:长期旷工但工资照领的“旷工饷”,长期请假却依然拿钱的“病假饷”,伪造人员虚报多领的“冒名饷”,瞒报去世继续代领的“死人饷”,一人领取两份以上工资的“多头饷”,未按规定核减或核销待遇的“违纪违法犯罪人员饷”,权力安插进编领钱的“挂名饷”等。其中,一些案例的荒谬程度更是让人瞠目。 有分析曾指出,“吃空饷”已成了个别地方机关事业单位的一个顽疾,这种光领钱不办事的编制人员,不但占用了极其珍贵的机关编制、造成国家财政的巨大损失,而且还严重破坏了一个单位的风气,破坏社会公平,影响了社会和谐。近年来,各地纷纷开展治空饷专项治理,但始终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往往都是因为背后的水太深,不愿得罪人、不敢得罪人,相关职责部门和工作人员“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遮遮掩掩,堂而皇之成为“吃空饷”的“帮凶”。河北、四川、河南、吉林四省如此大规模的清理、清退吃空饷人员是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各地还要在认真清理“吃空饷”人员上下功夫,绝不允许“官仓鼠”的出现。各级政府部门需要严肃认真地处理好“吃空饷”现象,对清理出来的” 吃空饷”人员,绝不能一了百了,当事人骗取的国家资金要一一收回,该上交国库的要上交国库。同时,要启动严厉的问责程序,对出现这种‘吃空饷’严重的部门的领导,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考虑定性为腐败或者渎职,甚至给予更高的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