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反腐之风愈刮愈烈,从政界到商界,众多曾经的“大佬”们纷纷陷落。除了高官落马,一些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的高管也陷入反腐大网。据京华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十余家上市公司的高管相继“出事”。 从去年延续至今的中石油腐败窝案仍在发酵,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被查又给华润系一众上市公司带来不小的地震……今年以来,反腐风暴继续席卷A股。这些案例反映出以下几个十分显著的特点:一是案例多集中在资源类领域,涉及石油、有色、煤炭等多个系统。二是国企为案例重灾区,多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当地国资委。三是年中为案件多发期。统计显示,6月至8月,多名高管被曝出遭到监管层调查。 为何国企上市公司高管屡陷腐败陷阱?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指出,在制度安排不够严密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的高管腐败概率比较高。“国有企业监管方面不到位,非常容易犯错误,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的董事都是退休干部,较难履行相应职能,造成国企的老总‘一人说了算’。表面看董事会、监事会等结构都存在,但实际有些公司的这些机构只是‘摆摆样子’,难以真正发挥作用。民营企业多是老总自己开的,而国企老总通常只是公共资产或公共资源的代理人,国有企业的腐败现象较多也就不难理解了。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国企案件一个共同特点是涉案金额非常巨大,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是领导人员权力过于集中、决策不民主不透明、监督制约体系不健全,“一把手”说了算,“搞一言堂”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从业不廉洁、作风不民主,他们放任纵容配偶、子女及特定利益关系人,利用其职权和职务影响经商办企业谋取私利,利用企业重组改制之机隐匿、侵占、转移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搞奢侈浪费。 国企反腐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人们期待着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根治国企中的腐败,把企业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建立起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长效机制,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市场低迷的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