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官方网站今年以来公布的四百余起查处案件中,涉及“一把手”总计166名,在落马官员中占比超三成。万庆良、季建业、童名谦……一批“老虎”相继落网令人振奋,打“腐”剑指“一把手”,也让人反思权力枢纽如何才能高效、安全运转?专家分析认为,“一把手”廉洁的血脉不畅,容易误导下属官员出现权力集体寻租,影响更为恶劣,应当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防止“一把手”变成“一霸手”(新华网,8月19日) 据报道,多位反腐研究专家指出。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查处的“一把手”近七成来自党政机关,其次是国企、事业单位等。截至8月17日,中纪委公布的440起查处案件中,“落马”的县处级以上“一把手”为166人,占比超过三成。有113名“一把手”官员来自党政机关,占比达69%。 如此之多的人数、如此之高的比例,无不在提醒着我们,管好“一把手”迫在眉睫。作为“一把手”的官员,往往会变成“一霸手”。何为“一霸手”?简单来说就是单位一霸,任何决策、任何事务都只听他一个人的,原本需要党组决定的也由这一人决定,甚至是在拆迁、招商引资、城市规划的大问题上,也忽略民意,独断专行,为了个人利益、名誉、地位,在决策上霸道专制。为何“一霸手”的现象层出不穷,笔者认为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权力的制约问题上。权力过大、过于集中,再加之缺乏有效监督,是“一把手”容易成为腐败重灾区的根源。 如何管理“一把手”?谁来管理“一把手”?都是目前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党和国家反腐败工作的重点。报道中以为基层干部说“用人权是最重要的权力之一,自由裁量权最大、容易出现寻租。选拔一个干部担任局长,符合条件的有很多个,但负责人事的副手往往是根据‘一把手’的意图提供人选,如果不能确保‘一把手’的意图得以实现,估计自己也干不长。”由此可以看出,选拔任用人才不当是“一把手”落马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选拔、任用人才的问题上,“一把手”们往往变身“一霸手”,按照个人意愿,或以维护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忽略民主集中制原则,大搞“一言堂”。 正因为如此,专家建议建立明晰的权力清单。例如:山西规定党政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人财物、安徽将实行“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国家海洋局要求各级领导班子要明确分工保持制衡……近来党政“一把手”限权的消息释放出反腐积极信号,下一步还应完善相关制度设计把权力本身关进制度的笼子。而抓好“一把手”“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工作也非常重要。除了纪检部门的监督,更需要媒体、群众的监督,才能使得“一霸手”们的腐败行径无处遁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