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吉林调研时强调,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全体人民的精神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突出思想内涵,丰富形式载体,振奋民族精神,激励人民把爱国热情化作圆梦中华的实际行动。(新华网 7月20日) 什么是爱国主义?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曾经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选集》第三卷第608页),这就是说,爱国主义是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思想、行为和情感,也就是对祖国深厚的感情和把这种感情化为无私的报国之举。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凝聚成为牢不可破的民族大家庭的力量源泉,成为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神圣庄严的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刘奇葆指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细落小落实,立足今天,从现在做起,坚持党员干部带好头、面向全民抓落实,在全社会叫响12个主题词24个字,用文化传播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内涵地建立和规范礼仪制度,推动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做好日军侵华档案的发掘整理、翻译出版、课题研究、宣传报道等工作,利用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精心设计开展有庄严感、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要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推动人们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多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多开辟群众乐于接受的渠道,广泛吸引群众参与,让人们在参与中受到鼓舞、得到提高,把爱国之志转化为报国之行。 只有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爱国之情才有深厚基础;只有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求得真知、增长才干,报国之行才有坚实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