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头文件禁止“谢师宴”是否管太宽

时间:2014-07-11 05:50 来源: 作者:张敬伟博客 点击:
全国各地风行多年的“谢师宴”“升学宴”,2014年毕业季在多地面临了“红灯”。安徽铜陵、广东江门、山东滕州等多个省市教育部门和纪检部门发布一纸“禁令”,禁止教师和党员、干部参加或操办“谢师宴”“升学宴”。(7月9日《新华网》) 中考季与高考季,季

全国各地风行多年的“谢师宴”“升学宴”,2014年毕业季在多地面临了“红灯”。安徽铜陵、广东江门、山东滕州等多个省市教育部门和纪检部门发布一纸“禁令”,禁止教师和党员、干部参加或操办“谢师宴”“升学宴”。(7月9日《新华网》)

中考季与高考季,季前学生紧张,季后风景大不同。名落孙山者,泪大普奔,甚至还有轻生悲剧;金榜提名者,喜大普奔,人生快意而狂欢。人生际遇,在青春年少之季,每个孩子都将承受悲喜两极的人生考验。有人说,这是中国考试制度设计的不合理所致,有人说这是应试教育的必然逻辑。

其实都对都不对。对的是,古今中外,人生沉浮,总有进退之抉择,喜怒哀乐,人生总是难免的。非的是,凡事有度,过度无节制则悲与喜都异化变味,颠覆的悲与喜让人难以承受。

譬如“谢师宴”,这既是中国文化之传统,也是中国文明之惯性,好古者可称之为宏大的“礼”,现实者可谓之凡庸的“情”---人情。讲人情,礼节,或曰感恩,“谢师宴”并无不可。古代科举,考中的举子拜恩师会同门,那是很大的仪式或者习惯。现代人摆一场“谢师宴”自然也很正常。

问题是,“谢师宴”这些年变了味:或是盲目攀比,老师一场赶一场,场面越来越大,“谢师宴”既成了学生摆阔夸富的仪式,也成为老师们追逐虚荣甚至收礼的载体;或是形成奢靡之风,让富裕者大光其虚荣,让贫寒学子不堪忍受耗费之贵;或是污染了教学关系,尤其是奢靡“谢师宴”对老师的诱惑,使其忘记了传道、授业与解惑,对学子无法做到公平对待,而以贫富论英雄。

由是而论,异化的、奢靡花的“谢师宴”确应叫停,否则则毒化社会风气。尤其是那些有权者组织的“谢师宴”,更应通过相应的约束手段去节制之。譬如党员领导干部,纵然是8小时外为子女组织的“谢师宴”,也会一不小心触犯了党纪条规。纪检部门发红头文件禁止,是很恰当的规范之举。自然,也包括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于那些热衷赴“谢师宴”而且深谙内中味道的老师,或倡议要其自律、或劝诫促其自省、或红头文件禁绝,也应予以肯定。

至于富豪子弟,执意以朱门酒肉,用谢师来显摆,并不违法,其高消费行为似乎不可以用红头文件去禁止。但前面说了,奢靡“谢师宴”固然不属于红头文件所管,但红头文件可以管得住赴宴的人。甲方乙方,缺一而“谢师宴”的狂欢难以上演。如果说是富豪自娱自乐的吃吃喝喝,随它去就是,还为消费做了贡献呢。若过度奢靡,现在自媒体那么发达,自有不安眼者对此“曝光”---哪怕是不加立场的白描,也会让事主感到压力的。

红头文件向来不能包办一切,管了该管的,有时也是废纸一张,这是中国人都懂的逻辑常识。管了不该管的,则有权力手伸太长的嫌疑,而这也是多元社会公众最不愿意看到的。这样的红头文件往往会被舆论场反复“考问”最终变成公权力“多管闲事”的笑谈。

如果红头文件禁“谢师宴”采取“一刀切”而非“定点规范”,就属于不当的多管闲事。譬如,学生、家长和老师,吃一顿便餐,交流下心得或参加一些娱乐活动,这种人情无伤大雅,红头文件管他做什么。感恩情怀还是要好好弘扬的吧。

在功利喧嚣的社会,炫富和人情萦绕,虚荣与感恩纠结,公权力的强制或许有效,但要把握好边际与度,否则不仅效果不彰还会引发民意反弹。有一点需要肯定的是,红尘世界,法治还是第一性的,公权力与私权利,各安其分最好。至于人们对社会道德风气的关切,权力纠偏只是手段之一,法治基础上的自律和大众舆论的全方位监督更重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总是宋词最关情:词,诗歌的一种

    作者:王鹏

    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